3.加强监督管理。加大对重点用能企业用能情况的监督检查,从统计人员配备、仪器仪表配置、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等基础工作入手,及时分析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指导企业提高能源数据管理和应用水平。切实加强能源精细化管理,挖掘管理节能;优化生产工序和程序,挖掘生产节能;加大科技投入,强化技术改造和创新,挖掘技术节能;最大限度挖掘工业企业节能潜力,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如海东地区加大对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特别是万吨标准煤以上)用能企业的监控力度,对15户能耗增幅明显大于产品产量增幅的企业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单位产品能耗国家限额标准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和督查,提前关闭了凌海冶金和汇能冶炼3台12500KVA铁合金矿热炉,以及丹峰磨料有限公司2×8000KVA碳化硅生产线。
4.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重点节能工程为抓手,大力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准入门槛,重点抓好光伏电池组件、锂电池正极材料、PVC复合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煤基多联产、金属镁一体化、铝材加工等100个带动作用强的“双百”项目建设,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
5.深化重点领域节能。强化建筑节能,严格实行设计方案节能评价制度,加大推广使用新型节能建筑材料、节能设备力度。深化交通节能,在城镇交通、公共交通、道路养护、物流业等方面加强节能管理。推进公共机构节能,认真贯彻执行《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继续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不断提高公共机构节能意识。加大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力度,积极倡导公共场所运用节能照明设施;切实加强日常用电、用水、用油等管理工作,避免跑、冒、滴、漏和长流水现象。严格控制车辆编制,强化公车管理,推行公务用车加油和维修等实行统一管理以及单车核算、单车油耗公示等措施。积极推行低能耗、环保、价廉的办公设备,积极推行电子政务,切实改进文风、会风,大力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取得良好效果。
6.加大节能宣传力度。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册、展示节能产品、制作节能宣传专题节目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政策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加强舆论监督,宣传先进典型,曝光反面案例,普及节能降耗知识和方法,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不断提高公共机构、企业、公众的能源忧患意识和节能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节能宣传活动在社会上的影响更加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