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区域百姓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著增加,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逐年推进,体育公共服务综合水平稳步提升;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保障体系。
(二)主要任务
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进一步增加。居民健身锻炼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参加健身成为更多人生活的基本方式之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6%。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同时提高企业职工、机关干部、特殊群体等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
2、居民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继续推进“体育生活化”进程,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让“终身体育”成为大众健康理念。居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开展市民(尤其是机关干部、企业职工)体质测试活动。每年参加市民体质监测的人数比例达到区域人口的3‰,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人数的比例明显增加。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本要求,其中优秀人数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积极探索运动干预,促进部分慢性病患者的体育康复。
3、公共体育设施基础建设进一步推进。继续推进市府实事工程,在“十二五”期间,要建成12条“百姓健身步道”、3处“百姓健身房”;社区公共运动场力争实现街道(镇)全覆盖;完成每年度社区健身苑(点)器材的更新、整新;实施1-2处区级体育场馆的综合改造;完善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无障碍建设,适合残疾人群参与。区内形成分片为主、功能突出、普惠性强的公共体育设施布局。
4、全民健身活动内容进一步丰富。大力开展长跑、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等竞技性强、普及面广的运动项目;广泛开展广播操、健步行、健身拳操、传统游戏等简便易行的健身项目。继续打造苏州河龙舟赛、元旦长跑、长风手杖操等具有影响力的全民健身项目品牌;加大培育体现区域特色的“一街一品”、“一镇一品”群众体育品牌活动,如宜川沙球操、真如气排球,丰富健身活动项目。同时,要充分发挥展示、竞赛、交流对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以在职职工、青少年和机关干部为重点,针对其健身需求和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职工体育季”、“校园大联赛”、“机关运动会”等。
5、群众性健身组织网络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遍布我区的全民健身体育组织网络。充分激活区体育总会在业务指导、活动组织、对外交流等方面的功能;区老体协、区龙舟协会等要继续发挥各自职能;调整部分单项协会。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在原有的2家国家级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基础上,力争再申报一家国家级俱乐部。培育、调整社区体育健身团队,总数突破1000支。形成规范有序、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社会化群众性健身组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