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工程
在现有大兴区农业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应用物联网、移动通信技术,完善农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完善农产品市场预警、精准农业、农业种养殖专家决策系统,针对农村、农户生活和日常安全的需求建立试点管理系统,实现农业信息资源共享,提供各种应用服务,为农民科学种养殖提供信息化支撑,促进农民增收。
(四)电子政务协同平台提升工程
建设大兴区电子政务协同公务平台。通过对基础数据的挖掘、分析,提升各部门协同工作、综合协调和辅助决策能力。依托已建的政务专网、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和即将建成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系统、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等,加强系统整合,促进各部门间业务协同能力的提升。整合现有各业务系统,实现业务系统的镇村级延伸,进一步强化属地管理,在综合管理和协同审批行政许可等环节实现联动。进一步完善、扩展为领导提供决策服务的信息目录、数据分析挖掘以及辅助决策的可视化系统。
(五)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智能平台建设工程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系统建设。参照北京市城区已建成的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模式,引入物联网技术,将大兴区所属辖区划分为网格,将公用设施、道路等城市部件和市容环境、施工管理等城市事件标注在单元网格内,通过巡视系统、调度系统、执行系统,实现分类、分项管理,建立发现及时、处置快捷、解决有效、监督到位、指挥有力的工作体系。同时,通过系统的建立,辅助做好城市管理、社会管理、社会服务、安全稳定等相关工作,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化服务。
智能交通管理体系建设。加强智能交通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大兴区交通综合管理水平,其中包括信息共享平台、智能交通建设架构。建设区域信号控制系统,实现对城区交通信号控制路口的集中管理,协调优化控制,均衡路网内交通流,缓解区域交通拥堵。建设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实现对城区道路交通状况、交通旅游信息和交通违法行为的重点监测。建设完善集网站、热线、路车诱导显示屏和汽车导航等交通信息发布系统,为公交乘客、自驾车出行者提供及时、准确、多样化的交通信息服务。
高危行业信息化平台建设。采用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建设高危行业信息化平台,对全区的重点施工工地、危化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监控,加强对高危行业的监管力度。按照相关标准,确定危险因素的影响范围,为企业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及建议。
地下管线管理平台建设。完善地下综合管线管理信息平台,完善地下管线数据整合机制。通过地下管线数据的整合与应用,将分散在各个部门规格不统一的各类专业管线数据进行整合,实现全区范围所有地下管线数据的集中管理、数据共享和动态更新,为相关部门开展规划、建设、维护、应急抢修等业务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持。完成与市级地下综合管理系统对接,实现数据的共享应用。
(六)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无线大兴”建设。进一步建设完善3G、4G及WIFI无线网络,围绕居民最关心的实际问题,推出信息化技术解决方案。实现核心区、一区六园以及区内公园的无线网络覆盖,通过街道灯杆站、微蜂窝等形式全面开展重点区域内的主干街道、大中院校与商业楼宇及政务办公场所无线网络覆盖,使市民可以在重点区域实现高速无线上网,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推广高清交互式机顶盒应用。开发各类政府服务、公益便民及家庭多媒体应用,引导百姓实现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的转变,让百姓得到集“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和家庭多媒体服务”为一体的新型服务。
(七)物联网应用平台建设工程
依托大兴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增加物联网应用支撑的相关模块和功能,建立统一的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完成大兴区各部门物联网应用系统的接入,通过政务领域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形成应用数据采集、共享和人机一体化智能处理的模式。
(八)云计算服务中心应用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