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卫生应急管理。进一步健全卫生应急组织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预案,加强卫生应急工作的统一指挥、协调和管理。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强化培训和演练,形成平战结合、指挥有序、应对有力、处置有效的卫生应急工作网络。
2.提高监测预警能力。针对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的薄弱环节,开展症状监测,增加监测的灵敏度,逐步提高数据收集、整理和综合分析能力。健全公共卫生应急工作预案体系,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卫生应急工作规范有效。
3.规范卫生应急保障。探索适合区情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模式。按照卫生部《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参考目录(试行)》,逐步规范应急队伍装备,进一步加强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援能力储备和保障。
(三)进一步提升疾病防控能力
1.深化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加强本区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实验室检测能力,落实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加强监测预警,落实传染病防控措施,确保本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继续控制在全市较低水平。规范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调查、诊断和鉴定工作。
2.加强慢性病防控体系建设。按照《上海市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长期规划(2001年~2015年)》,进一步落实慢性病防控工作措施。巩固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成果,加大区域内慢性病综合防控力度,提高防控水平。积极推进医防结合,探索适合区域实际的慢性病管理模式。
3.加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做好贫困精神病人免费服药项目,逐步扩大免费服药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开展中央补助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686”项目),规范项目资金管理,落实工作措施。为白领、青少年、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提供心理预防保健。
4.加强职业病防控体系建设。落实《上海市职业病防治规划(2010-2015年)》相关工作要求,完善职业卫生监测网络,建立重点职业病监测、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探索建立针对零散小作坊式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模式,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健康。
5.加强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卫生监督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完善公共场所、传染病、职业(放射)卫生、学校卫生、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卫生监督工作,研究和解决执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强化卫生监督的执法能力,加大卫生监督稽查力度,确保卫生监督执法和行政许可工作规范有效。贯彻落实《2010年-2014年上海市卫生监督技术支持能力建设规划》,进一步提高区域卫生监督技术支持能力。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