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康复
主要任务:
⒈完善康复服务网络,健全保障机制,加快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初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受康复服务”目标。
⒉全面开展社区康复服务;实施重点康复工程,对0-6岁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帮助9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类型的康复服务。
⒊建立辅助器具适配体系,组织供应3万件各类辅助器具,有需求的残疾人普遍适配辅助器具。
政策措施:
⒈建立健全覆盖全州的社会化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以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发挥州、县市、乡镇残疾人康复机构、医疗机构、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残疾人福利机构等作用,全面开展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等服务。
⒉按照区域布局合理、职责分明、功能互补的要求加强州、县市、乡镇三级专业康复机构建设,规范康复服务行业管理。加强残疾人康复机构建设,努力将州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成为武陵山地区康复技术资源中心;支持建设4个专业化、标准化的市、县康复机构,成为区域性康复技术资源中心;支持一批社区康复站成为基层康复工作示范点。加强综合医院、精神专科医院康复医学科室建设,完善和落实听力语言康复、脑瘫智力残疾、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精神预防康复等技术规范和标准,加强康复机构的质量监测评估管理,规范康复医学服务行为,提高康复医学服务水平。加强民政福利机构康复设施建设。扶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康复机构,规范行业管理,促进健康发展。
⒊依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农村村卫生室,针对辖区内的残疾人康复服务需求,逐步开展康复服务。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加强社区康复服务能力建设,制定社区康复服务质量标准,开展规范化社区康复服务,实现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为残疾人普遍提供基本康复服务。
⒋重点实施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建立残疾儿童免费抢救性康复长效工作机制。继续开展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救治,重性精神病防治等国家公共卫生重大专项和重点康复工程;协助卫生部门完成贫困残疾人白内障复明手术、盲人定向行走、低视力残疾人康复服务等任务,开展聋儿听力语言训练,贫困成年听力残疾人免费佩戴助听器等服务;开展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肢体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及矫治手术项目,协调卫生部门开展精神病患者综合治疗康复,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家庭指导或机构康复训练。
⒌构建辅助器具适配体系。加强各级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建设,推广辅助器具评估适配个性化服务理念和科学方法,推进辅助器具服务进社区、到家庭。组织供应3万件辅助器具,提供社区康复服务9万人次。
⒍培养一批中级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基层社区康复协调员,使康复专业人才总量增加、结构合理、水平提高。
(三)教育
主要任务:
⒈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健全保障机制,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
⒉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普遍接受义务教育,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质量。
⒊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残疾儿童普遍接受学前教育;大力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
政策措施:
⒈贯彻落实《
残疾人教育条例》、《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9〕41号)和《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建立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残疾人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将特殊教育纳入教育督导制度和政府教育评价体系,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
⒉将残疾人义务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体系,提高特殊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普及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采取社区教育、送教上门、建立专门学校等形式对适龄重度肢体残疾、重度智力残疾、孤独症、脑瘫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等实施义务教育。建立和完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加强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班级和特教班级建设。鼓励和支持幼儿园、特教学校、残疾儿童康复和福利机构等开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把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纳入全州学前教育支持体系,给予同等政策待遇。将康复后具有学习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就近安排随班就读。实施“阳光助学计划”,资助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康复教育,逐步提高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普及程度。对0-6岁残疾儿童家长及保育人员进行康复教育指导。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残疾儿童学前早期康复教育机构。
⒊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要创造条件招收残疾学生。支持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帮助农村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
⒋普通高校要创造条件积极招收残疾学生,为残疾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便利。通过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方式帮助更多的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
⒌加快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提升特殊教育师资能力。制定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办学、生均公用经费和教职工编制标准,加快各特校改扩建力度,设立特校建设专项资金,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提高特教津贴。深化课程改革,完善教材建设,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提高特殊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全面提高残疾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