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活力。做大做强国有文化集团,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扶持本地骨干企业,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机构,重点扶持一批文化领军企业,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提高全市文化产业市场主体的数量和质量。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支持企业加大对技术装备和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注重品牌塑造、维护和推广,引进核心创意人才、高端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提高文化产业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中小文化企业,完善新创企业孵化服务,引导企业把握技术应用和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鼓励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完善和创新商业模式,开展产业配套协作,提升中小文化企业的专业化程度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
(三)构建产业品牌体系,扩大文化产业品牌效应。以产品、企业、园区、名人为支撑,构建文化产业品牌体系,扩大资本聚集、消费导向、产业示范和利润增长等多重文化产业品牌效应。以文化与旅游结合为导向,有效挖掘城市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资源内涵,塑造一批具有良好知名度和美誉度,能够占有较高市场份额的特色文化品牌产品;以传媒、文博旅游、演艺娱乐、创意设计、动漫游戏为重点,培育一批能够吸纳先进要素,引导市场选择,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企业;以产业园区、特色街区、艺术聚落为重点,打造一批具有产业示范效应和聚集效应,对城市经济具有带动效应的品牌园区;以文学家、艺术家、设计师、企业家为重点,形成一支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代表行业领先水平的高层次文化人才队伍。
(四)发展城市特色文化产业,培育文化消费新热点。抓住旧城改造的机遇,发挥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优势,以文化与商业融合为导向,打造文化产业特色街区。发掘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文化资源,改造利用老工业厂区,创新商业模式,开发特色文化体验消费,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提供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实现城市更新、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的有机统一。发挥市域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差异化的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发挥旅游对城市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
(五)健全文化产业发展平台,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建立完善产权交易、投融资、节庆会展、人才培养和企业孵化等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支持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规范化发展,健全文化产权交易平台;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创新适合文化企业和文化项目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文化企业和项目信贷融资评估机制。建立成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参与产业发展,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依托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成都双年展等节庆会展,培育城市文化节会品牌,促进成都与国内外的文化交流,提升节会平台的国际化水平;依托本土高校、职业培训机构等多层次教育资源,鼓励开展校企合作,建设文化产业人才实训基地,搭建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供给平台;依托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搭建文化产业孵化器,完善中小企业孵化服务。
四、发展重点
(一)传媒。
1.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市传媒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15年,成都传媒集团年产值达到70亿元,集团资产规模达到200亿元,成为国内知名的以全媒体深度融合为特色的综合传媒集团,打造全国领先的传媒数字内容基地。
2.发展措施。
(1)做大做强成都传媒集团。在稳固传统媒体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兼并重组、资源整合,建立多元化的新媒体渠道,拓展传统媒体资源的新媒体用户和市场;通过跨领域合作和资本运作,积极与国际国内领先企业合作,提升成都新媒体内容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
(2)继续加强传统媒体建设。打造知名传媒品牌,进一步扩大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广告等传统媒体传播力和影响力,形成以成都传媒集团为龙头,联合国家、省、市传媒资源,优势突出的传统传媒产业体系。大力加强传媒竞争力建设,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扩大本土传媒覆盖范围。重点打造成都东村传媒文化中心,建成现代传媒基地,内容集成与播控中枢、三网融合试点体验区。
(3)大力培育新媒体内容产业。加快推动数字内容发展,依托东村国际文化创意港、东村新媒体产业园,发展数码内容制作、手机游戏动漫,以及移动媒体、数字电视、互联网媒体,搭建新媒体产业发展平台,创新媒体内容的生产和传播方式,打造以数字新媒体产业为主导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重点发展数字音乐,开展广播电视节目的新媒体内容运营服务,整合本地广电内容和省内具有特色的视听节目,通过战略合作,积极向互联网用户、广电网络用户、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多媒体移动电视用户,以及其他城域网络用户提供广电节目的新媒体内容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