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朝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实现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新跨越。农村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显著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显著改善。城市化综合实现程度达到97%,力争基本实现农村城市化。
  实现社会建设进步的新跨越。“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城市运行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维护公共安全、应急救灾能力进一步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5%以内。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
  展望未来,朝阳区“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对外服务业发达地区,国际体育文化中心,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休闲旅游基地”的城市功能将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进一步拓展,将由经济强区向全面发展强区转变,成为国际商务中心功能更加全面、城乡发展更加均衡、科技创新更加活跃、文化教育更加发达、社会更加和谐的魅力城区。
  朝阳区“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见附件)

第二篇 全面提升国际商务中心功能



  围绕新的城市功能定位,立足区域丰富的国际资源,在更大的空间强化总部经济、国际金融、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国际信息传播等核心功能,加快建设高端要素聚集、商务活动活跃、资讯集散快捷、国际人才汇聚的国际商务中心,全面提升服务国家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的能力,提升服务首都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迈进的能力,提升区域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第一章 强化总部经济聚集优势

  一、加强跨国公司总部引进和服务
  进一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跨国公司引进力度,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在朝阳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重点加强国际大型企业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结算中心和采购中心等职能总部的引进力度,拓展总部经济发展领域。进一步改善商务环境,建立和完善跨国公司总部的服务和支持体系,加大对入驻跨国公司总部的服务力度。
  二、促进总部经济多元发展
  抓住“十二五”期间总部经济集聚的“黄金”机遇期,积极构建各类总部聚集和繁荣发展的格局。搭建中央企业进行跨国投资并购活动的平台,引导中央企业总部聚集。积极引进外埠国内500强企业、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及大型民营企业总部。引导电子信息、汽车、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制造企业集团总部入驻。积极扶持区域内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优势产业的企业做大做强。搭建企业“走出去”服务平台,完善企业服务机制,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拓展海外市场,加快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对外项目承包和技术输出。

第二章 推进国际金融主集聚区建设

  一、加快国际金融发展
  以CBD核心区为重点加快国际金融主集聚区建设,继续推进华贸、国贸、环球三大金融中心建设,加快CBD东扩区域金融集聚的步伐,推进金盏金融服务园区建设,优化金融产业布局,提升金融业集聚效应。加大对标志性国际金融机构的引进力度,推动金融机构组织层次升级。巩固发展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积极发展股权投资、创业投资、消费金融等新型金融机构。鼓励发展金融咨询、信用评级等中介服务机构。
  二、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国内外传媒机构、保险公司与期货公司集聚的优势,推进国际金融资讯中心、期货和金融衍生品中心、国际保险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国内外金融机构、跨国公司与企业总部集聚的优势,促进国际投资业务发展。加强金融支付清算机构与组织的引进,完善金融结算功能。优化整合金融资源,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支持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重点产业发展,提高金融服务发展的能力。完善金融产业链,优化金融产业功能布局,提升金融发展质量,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三、推进要素市场体系建设
  研究制定促进要素市场发展的政策,深化国际合作,继续吸引国际知名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等要素市场入驻,使朝阳成为国际要素市场的重要节点。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重点谋划几类新型国家级要素市场。积极推进大宗商品交易、版权交易、艺术品交易等要素市场建设。

第三章 提升国际商务和贸易功能

  一、增强国际商务服务功能
  进一步优化商务服务业发展环境,积极吸引交易、营销、资本运营等国内外知名商务服务企业总部落户,着力聚集更多龙头企业和高端服务品牌。重点推进若干特色商务服务集聚区建设,逐步形成功能完善、服务规范、与国际接轨的商务服务体系。
  二、提升国际贸易服务功能
  建立集聚产品贸易与服务贸易主体的高效平台和服务体系,推动朝阳成为国际贸易签约发生地,成为京津冀地区国际贸易的商务通道。推动国际采购体系建设,使朝阳成为跨国企业国际采购的通道。促进国际顶级品牌专卖店集聚,成为国际商品进入中国的集散通道。利用区域会展场馆丰富的优势,推动国际商品、服务与技术的展示与交流,形成国际贸易活动展示促进中心。促进影视、传媒和文化版权贸易服务发展,集聚文化贸易活动,吸引国际文化版权机构落户,提升朝阳区的中国文化输出和国际文化贸易功能。
  三、促进国际组织及机构聚集
  推进国际组织和机构集聚区规划建设,打造国际组织聚集的示范区。有针对性地吸引经济类国际组织和专业类国际组织入驻。以尚未进入中国的国际知名贸易促进机构和行业协会为招商重点,引进面向未来的重点产业的行业协会。
  四、打造国际品牌活动集聚地
  吸引国内外知名旅游运营企业落户,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建立面向国内外的旅游营销网络体系,积极促进商务旅游、奥运旅游和都市休闲旅游协调发展,增强区域旅游品牌特色。充分挖掘区域场馆资源,加强与国际知名会展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和培育国际品牌会展。加快国际体育文化中心建设,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体育活动品牌。

第四章 促进国际信息集聚传播

  一、大力发展信息传媒产业
  积极推动新媒体行业发展,重点发展数字内容服务、专业信息服务、版权服务、广告服务等行业,构建多种传媒融合发展的信息传媒体系。加强对各省市电视台的引进。加大专业内容提供、新兴应用服务、分类搜索服务、传媒技术服务等关键领域企业的引进力度。鼓励和扶持致力于新兴媒体应用技术开发的中小型企业发展,着力构建传媒业务创新中心。
  二、完善信息传媒服务功能
  进一步吸引国际新闻机构、传媒集团、专业信息服务机构聚集。着力完善CBD新闻机构重点集聚区的通讯设施水平,提高信息传输能力。建立公共信息交互平台,整合区域内丰富的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利用区域高端商务服务的优势,发展传媒资产评估等传媒商务服务。

第五章 优化国际商务服务环境

  一、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鼓励自有品牌、技术及标准的产品出口。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重点推动金融和研发外包产业发展,以服务外包带动服务贸易增长。继续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外资投向金融、文化传媒、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优化外商投资结构,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加强朝阳区域品牌的国际传播,营造更加有利于对外交往的舆论环境。巩固和发展友城关系,进一步完善交流合作机制,力争与每个友好城市的交往均有长效项目作支撑。广泛开展国际交往活动,积极引进海外优质资源,汇集更多的发展要素。
  二、优化外事服务环境
  在外事服务管理理念、服务标准和运行体系等方面加快与国际接轨。加强对区域内国际组织和机构的服务,不断改善使馆区、国际机构聚集区的区域环境。建立健全外籍人员服务管理协调机制,加快外籍人员服务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为国际人士提供规范管理和优质服务。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建设符合国际水准的涉外设施环境。
  三、营造国际化的社会环境
  推进国际合作办学和国际课程融合创新实践,试点公办教育机构通过国际合作等方式创办国际学校,在优质学校开设国际教育课程。鼓励区内医院提供国际化医疗服务,引导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发展,搭建国际化的中医交流平台,推进国际医疗中心建设。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规范公共服务场所双语标识,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国际化社区建设。在外籍人员集中区域,建立外籍人员服务中心(站),完善社区对外服务功能。

第三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功能区建设,着力构建现代服务业主导、高新技术产业支撑、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拉动、配套产业补充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功能定位清晰、资源高效利用、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着力构建创新驱动、人才支撑、绿色引领的发展动力模式,在产业可持续增长、资源可持续利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各个方面取得新成效。

第一章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一、完善高端产业体系
  优化壮大重点产业。进一步推进现代服务、金融、文化创意、高新技术四大重点产业发展,加快优化内部行业结构。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会计、审计、咨询、法律、研发设计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使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保持在60%以上。金融业以国际金融主集聚区为功能特点,加大引进具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力度,积极促进金融创新,支持金融服务外包、金融衍生品等业务发展,使金融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0%。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构建以传媒、会展、体育、旅游四大产业为核心,以信息服务、文化演艺、古玩艺术、时尚消费、设计咨询等相关产业为支撑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使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5%。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加强对跨国公司、世界500强高新技术企业总部的定向招商,扩大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总量,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不低于7%,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不低于10%。
  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推进3G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大力引进移动通信标准等前沿技术研究中心,引进核心芯片、系统设备、终端产品、网络建设、运营服务等方面的关键企业,加快打造电子城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总部基地。发展新生物医药产业,加快电子城生命科学产业园、双桥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争取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和国家重大专项入驻,重点发展研发、销售和专业服务环节,推进生物制药产业集群发展。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功能性技术装备总部和研发中心。重点引进核能、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企业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和工程公司。大力促进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服务业发展,做大做强软件产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努力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区。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信息服务业骨干企业,加快建设一批信息服务业共性服务平台。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