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农牧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现阶段,迁入城市(镇)落户的农牧民,是否放弃宅基地和承包的耕地、林地、草地、荒地,必须完全尊重农牧民本人意愿,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收回。引导农牧民进城落户要遵守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自治区的政策,充分考虑农牧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生计,不得脱离实际,更不能搞强迫命令。
(二) 坚持土地用途管理,不得借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避免擅自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损害农牧民权益。
(三) 禁止借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或者擅自通过“村改居”等方式非经法定征收程序将农牧民集体所有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禁止农村牧区集体经济组织非法出让、出租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非牧业建设,严格执行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牧区购置宅基地的政策。
七、着力解决农牧民工的实际问题
(一) 对于已落户城市(镇)的农牧民,要保证其与当地居民享有同等权益。同时,要为暂住人口在当地学习、生活提供方便,着重解决暂住人口在就业、劳动报酬、技能培训、公共卫生、租购住房、购车挂牌、子女教育、社会保障、职业安全卫生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对造成暂住人口学习、工作、生活不便的有关政策要进行全面清理,尽快修改和废止。
(二) 加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城镇化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尊重农牧民在进城和留乡问题上的自主选择权。
(三) 逐步剥离或取消附加在户口上的其他社会管理功能,实行社会待遇与户籍脱钩的政策,使户口登记准确反映公民的身份和实际状况,为有效行使各项行政管理职能奠定基础。今后,各地区、各行业出台就业、义务教育、技能培训、福利待遇等政策措施,不得与户口性质挂钩。继续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逐步实行暂住人口居住证制度。
八、做好舆论引导和宣传
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各级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准确阐述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有关精神,大力宣传各地在解决农牧民工实际问题、保障农牧民工合法权益等方面的好经验和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