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以学校为重点,抓好青少年体育。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和重要评价内容。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和督导制度,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广泛深入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倡导科学、健康的体育健身和生活理念。办好各级各类体育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和营地建设。建立和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和联动机制。
(六)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体育。建立少数民族体育协会。重视培养少数民族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和高水平体育人才。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以民族优秀体育项目为主要内容的体育竞赛和活动。
(七)重视发展老年人体育。建立老年人体育协会、体育健身团队,办好老年大学。广泛开展经常性的老年人体育健身展示活动。不断创新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健身项目和方法。公共体育设施对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便利和优惠。健身活动中心设置适合老年人体育活动的设施,社区服务兼顾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老年人体育服务机构和体育健身设施。
(八)大力推进残疾人体育。建立残疾人体育组织,培养为残疾人服务的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实施“助残健身工程”,为残疾人建设就近方便的体育健身设施。公共体育设施进行必要的无障碍改造,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便利。研究开发适合残疾人身心特点的体育健身康复手段。特殊教育机构和普通学校要重视做好残疾学生体育工作,提供适合残疾学生特点的体育健身与体育康复项目。办好残疾人运动会和健身展示活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各级财政全民健身事业投入。认真贯彻执行《
全民健身条例》和国务院下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要求,把全民健身工作作为各级政府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均衡协调发展。
(二)有计划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要加强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特别要大力加强农村基础体育设施建设。认真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国务院颁布的《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国务院令第382号),将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统一安排。新建居民区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划和建设相应的文化体育设施。居民住宅区配套建设的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与居民住宅区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依据国家有关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标准,设计建设公共体育设施。继续实施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重点的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和山水等自然条件建设公共体育设施以及健身步道、登山道等户外运动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