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实有人口综合管理。全面推进实有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坚持以人口数据统计、情况分析为基础,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服务体系。针对失业人员、低保对象、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人、来沪人员、吸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等各类群体,实行分类分层管理。开展户籍人口居住地服务与管理。探索来沪人员主动办理居住证与相关公共服务项目挂钩的服务和管理方法,通过持证扩大享受就业、就学、就医等公共服务项目或相关优惠政策,逐步形成“以证管人、以房管人”的工作模式。
2、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注重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构建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加大对治安复杂地区和治安突出问题的排查和整治,维护社会秩序总体稳定。
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工作。加强街道(镇)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健全协作联动机制,实现治安联防、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和平安联创。实施平安实事项目,开展平安城区、平安社区、平安小区(单位)、平安家庭四级联创活动,将平安建设向重点区域、基层单位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延伸。加强重点地区及突出治安问题的排查。建成街面、社区、单位等6个社会治安防控网,构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平台,形成人机互动的治安巡逻防控体系。市级平安社区创建覆盖率达到90%以上。健全社区治安防控网络,封闭型住宅小区技防设施的覆盖率、完好率达98%以上。
健全社会矛盾预防调处机制。全面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将各类与群众利益相关事项逐步纳入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范围,从源头上预防社会矛盾的发生。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调解工作。深入推进预防和减少犯罪体系建设,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服刑人员矫正工作,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及吸毒人员戒毒康复工作。
3、完善群众权益保障机制。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兼顾各方面群众关切。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信访工作,完善信访工作制度。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回访、联系群众制度,及时化解信访积案。完善初次信访处理机制,推广基层信访代理制,探索推进信访终结,减少重复信访率。
及时了解和引导社会舆情,畅通社会动态信息的报告反馈渠道。拓展社情民意“气象站”建设,充分发挥楼组长、居民代表、社区志愿者的骨干作用,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完善公共政策意见征询制度,确保基层信息迅速及时上达,准确把握民意,积极回应民意。充分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的积极作用,形成具有徐汇特色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新模式。
完善信息网络服务管理。充分发挥新闻和网络媒体的作用,提高社会公众对党和政府重大社会建设举措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完善信息网络服务管理,依法促进信息网络健康有序发展,落实信息网络管理责任,建立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加大网络正面宣传力度,防止非理性舆情发展成群体性事件,危害社会安全。正确处理快速反应和科学处置的关系,妥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进一步提升和完善政府门户网站领导信箱功能,努力把领导信箱建设成为密切政府和群众联系、提高政府效能的重要平台,积极回应群众来信来访,基本实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提高社会公众满意度。
4、增强公共安全监管能力。完善安全生产监管制度机制。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的防火及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开展群众性应急自救培训和防灾演练,提高全社会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严格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安全隐患排查机制,提高突发事件的预警、发现和处置能力,以“城中村”、高层建筑、建筑工地、公众聚集场所、地下空间等为重点,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联动执法,提升城区安全管理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