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预期指标
主要包括五大类,即社会服务类指标、社会稳定类指标、社区建设类指标、社会组织类指标和社会文明类指标。
1、社会服务类指标。
--财政性教育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达到15%。
--3-6岁儿童受教育率100%;义务教育完成率和义务教育阶段残障儿童少年入学率100%;高中教育入学率98%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8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5年。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4岁以上。
--主要慢性病管理率80%,创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新增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0万平方米,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新增公共体育场地5万平方米。
--新增养老床位2500张,床位总数占老年人口数2.5%。
--享受居家养老服务人数占老年人口7%以上。
2、社会稳定类指标。
--封闭型住宅小区技防设施的覆盖率、完好率达98%以上。
--市级平安社区创建覆盖率达90%以上,其中,40%以上街道(镇)、居(村)委创建成“平安示范社区”、“平安示范小区”,10%以上企事业单位创建成“平安示范单位”。居民对社区治安状况满意度在90%以上。
--食品总体监督性抽检合格率92%以上。
--药品监督性抽检合格率95%以上。
3、社区建设类指标。
--居委会直接选举比例达到100%。
4、社会组织类指标。
--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8个。
--每十万人拥有专业社工人数达到100人。
5、社会文明类指标。
--公共文明指数逐年上升,创建成全国文明城区工作先进区。
--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户籍适龄人口(16 -70周岁)的10%,常住人口志愿服务参与率达到20%。
(四)基本原则
1、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立足科学发展。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把群众满意作为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寓管理于服务中,优化设施布局,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实现社会领域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更加注重优质均衡,体现内涵发展。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突出公共性、均衡性、普惠性,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扩大公共产品覆盖面,注重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
3、更加注重条块联动,完善运行机制。协调社会领域各部门关系,强化地区系统守土有责的意识,明确职能部门行政执法、专业管理和指导的责任,建立健全社会建设长效运行机制,努力形成统筹协调、密切配合的集约型社会发展格局。
4、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扩大公众参与。理顺区级职能部门和街道管理职能,推动专业行政管理上移、社会管理下移、公共服务前移,引导社会各方面积极有效地参与社会管理服务,形成在共建共享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新局面。
三、“十二五”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主要任务
坚持统筹兼顾、公平正义,立足区域人口发展趋势,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管理多元化,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聚焦改善民生,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1、优化公共资源配置。通过新建配套、改建扩建、置换调整等措施,加强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整合社区商业、公共文化、老年人看护、残疾人服务、少儿托管、物业维修、家政服务等社会服务资源,努力打造“社区10分钟生活服务圈”,使居民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社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