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监管监察执法工作条件。推进安全监管部门工作条件标准化建设,到2015年,市、县、镇三级安全监管部门基础设施建设达标率分别为100%、80%以上、60%以上,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执法交通专用工具、现场监督检测、职业危害快速检测、听证取证等装备全部配备到位。改善一线交警执勤条件,将高速公路交警队营房建设纳入高速公路建设。实施农机安全管理机构基础设施及装备建设工程,完善各级农机管理机构的专用执法及检测装备配置。
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实施安全生产信息系统(“金安”)工程,完善覆盖全市各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监察、应急救援机构互联互通的信息网络与基础数据库。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安全监管监察执法机构与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监控信息交换,强化源头管理。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信息化网络建设,完善农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推进海洋渔业安全通信网、渔船自动识别与安全监控系统建设,构建各级安全监管、执法监察、应急管理机构和安全培训管理信息化共用共享系统支撑平台及保障体系。
(六)深入实施科技兴安战略。
构建安全科技支撑创新平台。做强做大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建设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中心,整合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的优势资源,搭建科技创新、检测检验、咨询认证、推广应用、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政、产、学、研”安全科技创新平台。
加大安全科技研发推广力度。健全安全生产科技政策和投入机制。大力推动安全科技创新,开展重大危险源监控、重特大事故预警预防、应急救援、事故分析处理技术和装备科技攻关,以科技引导安全生产科学管理、企业本质安全和产业整体安全水平的提升。完善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评估、鉴定、筛选和推广机制,积极推广安全科技先进成果。
推动专业服务机构规范发展。建立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分类监管制度,完善技术服务质量综合评估制度。推动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诚信体系建设,保证其从业行为的专业性、独立性和客观性。
(七)推进安全文化强市建设。
提升全民安全素质。建立健全从业人员职业安全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机制。推行安全生产考培分离制度,建立安全培训质量考核与效果评价制度。重点开展高危行业和中小企业一线操作人员安全培训。将安全培训作为领导干部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安全防范知识纳入国民教育范畴。强化全民交通、消防、治安、气象、家居等方面安全素质。
创建安全发展社会环境。加强城乡安全社区建设,推进“平安畅通县区”、“平安渔业示范县”、“平安农机示范县”、“平安乡镇”、“平安校园”等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知识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行动。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月”、“粤港澳安全知识竞赛”、“安康杯”、“青年安全示范岗”等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