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开展粉尘、高毒物质危害严重行业专项治理,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尘毒危害防治示范工程。淘汰粉尘危害严重的小矿山、小水泥、小冶金、小陶瓷等企业;开展硫化氢、一氧化碳、氯气、氨气、苯、重金属等重大职业中毒隐患防治;对产生职业危害的设施、设备及作业场所进行治理。
强化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协调和重大事项通报机制,理顺职业安全健康监管体制。实行职业卫生安全许可,引导企业优先采用职业危害防治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强化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加强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严厉打击职业卫生违法违规行为,大力查处职业危害案件。
(三)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健全应急救援工作机制。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及时发布安全生产预警信息;加快安全生产应急资源整合,建立健全应急资源共享、统一调度机制;建立救援队伍社会性服务补偿机制。
加快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加快粤东危险化学品区域应急救援基地和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化工企业聚集区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一体化示范建设。依托公安消防队伍建立政府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
完善应急管理支撑体系。完善企业与政府应急预案的衔接,建立市、县二级安全生产预案报备制度,提高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应急预案备案率;推进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到2015年,市、县二级以及高危行业中央驻揭企业和省属企业应急平台建设完成率达100%;建立市、县二级重大危险源动态数据库,推进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完善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构建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及监控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储备体系。
(四)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促进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依法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安全档案并抓好制度落实;督促企业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保障安全投入;强化企业全员安全技能培训,切实保障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益。
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严格企业安全现场管理,开展经常性的企业自身安全隐患排查,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实施安全标准化达标活动,全面推动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深入开展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标准化达标工作;支持和引导企业进行安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彻底淘汰安全性能低下、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产能。
(五)强化监管监察执法能力。
完善监管监察体系。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系建设,理顺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强化综合监管;全面推进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明确各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具体承担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确保做到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权责明晰”。推进安全生产事权制度改革,扩大县级安全监管部门管理权限,做好安全监管工作上下级之间的衔接对应。进一步加强基层安全监管监察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安全监管、执法监察、应急救援和职业卫生监管机构和队伍。着力推动乡镇(街道)安全监管机构建设和委托行政执法。推动开发区、工业园区设立安全监管机构,纳入地方政府安全监管体系。实施安全监管监察执法人员培训工程。到2015年,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执法人员的执法资格培训及持证上岗率达到100%,专题业务培训覆盖率达到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