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布局调整建设资金概算及来源
根据布局调整规划方案,市区需要迁建中小学幼儿园4所,新建中小学幼儿园9所,改建公办幼儿园6所(含公建民营幼儿园5所),征地扩建公办学校和幼儿园6所,新建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1处,共需征地1348亩(含综合实践基地120亩和民办东坡高中20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2.67万平方米,体育场馆总面积13.98万平方米。按照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建设经费总额概算为67236万元(不含体制划转后人员工资差额800万元和民办学校投资),其中市直需资金47350万元(征地9260万元,校舍19604万元,体育场馆7092万元,配套基础设施5184万元,教育装备6210万元);黄州区需资金19886万元(征地4536万元,校舍9037万元,体育场馆2253万元,配套基础设施1065万元,教育装备2995万元)。
据初步测算,目前可筹措的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有:教育“两费”13900万元,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的10%用于教育16500万元,学校资产置换20000万元,上级项目(含长效机制)资金7200万元,转移支付和财政预算资金9350万元,香港言爱基金会援建资金1000万元,其它资金86万元,合计68036万元(含开发区体制划转备用金800万元)。以上资金均可按布局调整和建设进度逐年安排,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和多渠道筹措资金可基本满足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资金需求。
七、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效益分析
本规划方案立足于黄冈城市发展和教育发展实际,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社会效益明显。
(一)完善城市教育服务功能。本规划方案与城市发展规划有效对接,规划学位较为充足。新建学校的布点充分考虑到城市发展趋势、人口流向和居民区的建设规模;老城区学校压缩规模,部分迁建,提升办学品质;城乡结合部学校合理布点、适度集中,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通过学校布局调整,可以带动市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完善城市教育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
(二)缓解城区交通拥堵压力。通过布局调整,实施学校搬迁,压缩学校规模,胜利街沿线、地处中心城区的学校学生总数由15000人下降至7000人,上学放学高峰期间的老城区交通拥塞将得到明显缓解,有利于保障学生、家长和行人的交通安全。
(三)规范基础教育办学体制。实施本规划方案,进一步规范办学秩序和办学行为,改革理顺启黄中学和黄冈外校的办学体制,6所完中改为单设高中或初中,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和相关政策要求。
(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规划,开发区教育整体收归市管,原所辖学校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办学实力得以提升。通过合理布点,扩容新建,老城区初中的平均班额将由目前的62人下降至45人,小学的平均班额由目前的59人下降至40人,实现标准班额办学,择校择班的顽症将逐步得以根治,市区一体的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政策可得到有力保障。
(五)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本规划对民办教育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提供了发展空间,对各类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作了进一步规范。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发展迅速,新增学位2700个,将有效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特殊教育和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也得到重视,将更加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提升黄冈教育的整体实力。
(六)夯实黄冈基础教育品牌。通过加强调整和建设,市区中小学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有利于办学质量的逐步提高和学校间的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将大幅增加,以黄冈中学为龙头的黄冈市区基础教育基础更加牢固,内涵更加厚重,品牌更加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