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完善政策法规。宣传贯彻各类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相关地方性法律法规和制度,加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环境保护专项立法。根据区域特点和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需求,探索制定地方环境标准;对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要制定更为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产业环境准入标准、生态环境恢复标准。继续深化绿色信贷,建立抑制重污染项目和鼓励清洁项目的信贷机制。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推进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推进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探索建立环境有偿使用和市场配置机制,研究制定重点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初始有偿分配制度。实行脱硫脱硝电价政策,落实不正常运行脱硫设施的电价扣减和罚款政策措施。深化环境资源价格改革,完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实行阶梯式水价,适当稳妥提高污水、垃圾处理费和企业排污费征收标准。
(四)加大投入力度。合理划分环境保护事权、财权,厘清各级政府在环保投入中的责任。强化环境保护经费保障,构建环境保护支出与GDP、财政收入增长的联动机制。在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的基础上,增加省级财政专项投入,建立相对稳定的政府投入资金主渠道。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全面开放生态环保投资领域,创新生态环保金融产品,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投资的税费政策,引导银行、企业和社会投资。积极利用外国政府、国际组织等双边和多边基金以及世行、亚行等国际组织以及外国政府的赠款和贷款。
(五)加强能力建设。以环境监测预警、环境执法监督、环境应急、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四大体系为重点,加快落实生态环保监督管理的各项基础条件,全面提升环境监管及应急能力建设。优化调整环境监测网络,建成并完善环境空气、地表水和城市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网,推进相关行业监测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依法及时公开环境监测信息。进一步提高环境执法和监测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大力推进环境监察和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建成省、市级固体废物污染监管机构。全面提高环境执法制度化和法制化水平,完善执法体系,加强执行力度。强化环境应急机制,建立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完善环境事故应急预案,推进应急指挥系统与平台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辐射监测和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初步建立核设施现状监测与应急能力。
(六)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开展生态和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建立基于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全防全控的环境科技创新体系和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并在若干重点领域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开展重点领域污染防治技术评估,研发适合我省省情的低成本氮氧化物控制技术,加强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和危险化学品的环境风险控制技术研发。深入推进“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的技术研发、示范与推广。加强固体废物环境风险控制技术、再生利用技术、无害化及稳定化处理技术研究。积极开展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对策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研究适合我省省情的生物多样性动态监测、生态风险评价和预警的技术方法,开展区域/流域、城市与农村、资源开发区与重大工程区生态保护研究。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范围,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生态环保先进技术。
(七)加强社会协同。完善环境宣传教育体系,推动形成政府引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环境宣传教育大格局。进一步强化媒体宣传和监督作用,完善城镇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和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等重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增强全民的环境意识。充分发挥企业和行业协会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引导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追求绿色效益。进一步加强民间环保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建设,更好地发挥其在环境专项行动、监督、宣传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全体公民投身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公众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对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土地开发等重大项目,采取公示、听证等形式听取专家和公众意见,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