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状况明显改善。在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建筑、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集中开展一系列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隐患排查和监督检查活动,保障了重点行业领域生产安全。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安全生产秩序进一步规范。严格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加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审查力度,近1000家企业通过安全标准化审查考核,安全生产水平明显提升。
5.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创建活动取得显著成效。不断扩大安全生产培训规模,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力度,全市累计培训各类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25.3万人次,其它人员300万人次,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技能和素质明显提高。积极开展安全社区和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全市有5家企业被命名为省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11个社区、24个乡镇被评为国家级安全社区。槐荫区成为中国大陆首个以城区为单位的“国际安全社区”。
6.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加快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初步建立起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消防、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电力等重点行业领域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完成市、县(市)区两级安全生产应急指挥平台网络建设。各级各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普遍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
(二)面临形势。“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率先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虽然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向好的趋势进一步发展,但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我市安全生产工作仍然面临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
1.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事故总量仍然较大,与满足人民群众安全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个别重点行业、领域事故多发势头还未得到根本扭转。“十一五”期间,道路交通事故平均每年发生1092起,死亡296人,较大道路交通事故还没有从根本上控制;火灾事故平均每年发生1020起,死亡4人,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
2.安全生产基础仍然薄弱。部分重点行业和领域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到位、管理不规范、责任不落实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面临监管力量与监管范围、监管能力与监管内容、监管方式与繁重监管任务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有待进一步解决。全市有3000余个厂矿企业不同程度存在职业危害,实际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职工数量较大,中小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情况尤为突出。
3.制约安全发展的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个别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等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落后的安全保障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之间的矛盾凸显,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监管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