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以煤矸石、粉煤灰、矿渣等为原料的节能、轻质、高强、阻燃、隔热、防火非粘土烧结新型墙体材料。发展适用于农村市场的中低档保温建筑材料。
(4)化学建材。
大力开发新产品,提高应用技术水平,以突出建筑节能为中心,发展塑钢制品、PVC管材,保温隔热材料、节能门窗等化学建材。
(5)建筑陶瓷。
依托我省陶瓷矿产资源,引进一批国内知名陶瓷生产企业,重点发展建筑陶瓷、卫生陶瓷、地砖系列产品,加快桦甸陶瓷工业园建设。
4.轻工纺织产业。
“十二五”期间,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推动产业重组,促进产品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轻工业,巩固制浆造纸业,调整优化塑料制造业,加快发展皮革制造业,做大家居产业。纺织工业,要做大化纤,精干棉纺,大力发展服装加工业,推动晴纶、氨纶差别化发展,支持可再生纤维原料的竹纤维、麻纤维、聚乳酸纤维等新型纤维工业化生产。推动碳纤维、聚酰亚胺等多功能特种纤维规模化生产,延长产业链条。到2015年,全省轻纺产业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18.5%,工业增加值达到650亿元,年均增长18.5%。其中,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620亿元,纺织工业总产值达到380亿元。
(1)制浆造纸及纸制品业。
进一步强化木材纤维原料优势,适当发展芦苇、秸秆资源为制浆原料,支持造纸行业应用深度脱木素、无元素氯漂白、中高浓度及 “DMC清洁制浆催化剂及其应用工艺”等技术和全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技术改造。支持石头纸项目建设,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造纸企业,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加速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
(2)日用化学产品及动物胶制造业。
大力发展酶制剂、表面活性剂及新型助剂,重点发展天然皂粉、加酶洗衣粉、无磷洗衣粉,加快发展液体洗涤剂,提高其在合成洗涤剂中的比重。调整肥皂品种,重点发展天然皂粉、香皂、透明皂、增白皂,提高香皂及高脂肪酸含量皂的比例。提高合成洗涤剂、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范围。积极研发绿色环保的日化产品。
(3)塑料制品业。
积极发展农用塑料产品、新型建筑及基础设施用塑料制品、塑料包装制品、汽车内饰等塑料产品。
(4)皮革及其制品业。
充分发挥皮革原料资源优势,加快专业园区建设,扩大产品生产能力,提高科技含量,重点发展皮革制品工业,引进培育皮革制品名牌产品,进一步加快发展皮鞋、皮衣和皮包 (袋)等皮革加工业,扩大产能规模,开发高附加值皮革制品,进而加快发展汽车内饰及其他配套行业。
(5)家具制造及木制品业。
充分利用我省木材资源优势、加工优势,发展家具木制品园区建设和产业集群;扩大省内品牌企业、品牌产品生产规模;强化设计创新,提升科技含量,大幅度提升家具木制品的市场竞争力,改变利用优质木材生产低档产品和初级产品的不合理格局,重点发展以人造板为原料的木材精深加工项目,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6)金属制轻工业产品制造业。
进一步发展金属工具制造及金属包装容器制造;不锈钢及类似日用金属制品制造;金属丝绳及其制品的制造。调整产品结构,积极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技术附加值。
(7)工艺美术。
大力推动与支持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知名产品,如满族剪纸、东丰农民画、松花湖浪木根雕、木雕、工艺木制品类、松花石砚及长白石 (玉)雕刻、微刻、微雕等的发展。
(8)化学纤维行业。
进一步巩固提高吉林化纤在我省纺织工业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其现有发展优势,推动腈纶、氨纶差别化发展。以掌握核心技术的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碳纤维、聚酰亚胺等高性能纤维,支持可再生纤维原料的竹纤维、麻纤维、玉米纤维等生物质纤维发展。
(9)棉纺织行业。
针对产品档次不高、企业规模尚小、产业布局分散以及原料资源制约严重等问题,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品牌知名度高的 “三高”产品。
(10)服装行业。
建设一定规模的品牌服装园。继续支持以 “温馨鸟”服装为代表的品牌服装和以 “际华3504”为代表的职业服装生产,发挥品牌优势、抢占市场至高点,同时带动中小服装企业的发展,使纺织产业链合理延伸,生产高附加值、高品质产品,扩大出口规模。
(三)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特色资源产业。
1.独特的生态资源产业。
围绕人参、林蛙、鹿、矿泉水等特色资源,加强科技攻关,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
(1)人参产业。
加快实施人参产业振兴工程,按照中药材GAP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标准,规范园参种植,提高人参品质,全力培育“长白山人参”品牌。加强林下参品质研究,为林下参种植统一标准提供产业基础资料,保护野生人参种植资源,促进人参种植业健康发展。抓住国家人参药食同源试点的重大机遇,合理规划、调整布局、统一标准、快速发展,打造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人参产业精深加工基地。加快采用高科技精深加工,加强人参综合加工利用的科学研究,全方位、深层次开发人参茶、人参蜜片、人参口服液等科技含量高的抗癌、保健品、化妆品等系列产品。依托我省现有的科研资源强化人参精深产品开发,利用人参多糖、人参挥发油、人参皂甙等有效组分,把新产品开发的重点放在功能性食品、国家Ⅱ、Ⅲ类新药和人参提取物上。应用先进加工萃取工艺,在美容、洗涤等化妆品方面扩大人参产品类型,提升产品层次,提高人参产品附加值。支持生产深加工产品 (精制红参、压块红参)、人参保健品 (人参蜜片、人参茶、人参精等)、日用化妆品 (人参洗面奶、人参面膜、人参香皂等)等系列产品。到2015年,人参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年均增长44.3%。
(2)林蛙产业。
加强林蛙养殖基地建设,搭建科技研发平台,形成规模化养殖、现代化加工、品牌化经营新格局,打响 “长白山林蛙”品牌。重点推动林蛙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的研究与开发,利用超微粉碎、超临界提取等技术,通过提取林蛙油卵、林蛙骨、林蛙皮等有效成份,开发林蛙营养液、高活性冰糖林蛙油、林蛙油颗粒、林蛙精和抗衰老剂等保健品、功能食品、健康食品、化妆品等系列产品。支持生产林蛙软胶囊、林蛙油含片、林蛙油饮品、林蛙油肽饮料、林蛙油皮肤软膏、林蛙油软胶囊、林蛙油冲剂、林蛙油化妆品、林蛙皮面膜、林蛙油酒、林蛙油茶、林蛙籽酱、林蛙罐头等精制系列深加工产品。到2015年,林蛙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年均增加27%。
(3)鹿产业。
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繁育和生产基地,提高产品品质,保护和推广国家审定的 “双阳”、“东丰”、“四平”、“敖东”梅花鹿种源。突破人工驯养梅花鹿药食同源的政策限制,统一规划,规范标准,有序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对鹿肉、鹿血、鹿鞭等产品要依据市场需求,开展深加工,进行有效成分的提纯、分离,制成高效浓缩产品,提高科技含量,制成精制梅花鹿绿色食品、各种血酒、粉剂、膏剂、鹿鞭等精深加工的系列化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鼓励应用超微粉碎、超声波提取、超临界淬取等现代加工技术,提取鹿茸活性因子,推动鹿茸素、基因营养液、骨生长因子营养液、鹿胎精华素等产品规模化生产。支持生产精制鹿茸切片、鹿茸基因口服液、鹿胎膏、鹿茸血等鹿系列保健品,日用化妆品和功能饮品市场开发,提高传统鹿系列产品附加值。到2015年,梅花鹿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年均增长27%。
(4)矿泉水产业。
充分发挥长白山天然矿泉水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高端水产品,提升长白山矿泉水品质,发展矿泉物流及矿泉文化和旅游等衍生产业。有序扩大长白山地理标识的推广使用,加大资源和品牌整合,加快靖宇、抚松、安图、辉南四个基地县建设,将长白山矿泉水打造成国际知名品牌。综合开发矿泉饮品、美容、保健、医疗健康用水,支持生产重碳酸和游离二氧化碳、加气、加味矿泉水产品及含锂、碘、硒等稀有类型矿泉水,加快开发饮茶专用、煲汤专用、煮饭专用、化妆保湿专用等高端矿泉水系列产品。到2015年,矿泉水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00亿元,年均增长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