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存在的突出问题。
经过全省上下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吉林省工业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未来发展的基础得到夯实,工业结构调整的成果开始显现,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迈出了坚实步伐。但我省工业经济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工业经济总量不大、质量不优。
一是总量不大。2010年,全国工业总量在4万亿以上的有4个省份,2-4万亿之间的有7个省份,1-2万亿之间的有11个省份。到2010年,我省首次进入全国第三梯队,总量居于全国第18位,与周边发达省市的差距依然明显。二是能耗高。粗放型的工业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扭转。2010年,我省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电力等六大高能耗行业增加值比重仅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19.2%,但能耗总量却占到67.2%,万元增加值综合耗煤4.8吨,是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的3.2倍。三是工业增加值率偏低。目前,发达省份的工业增加值率一般在30%以上,我省工业增加值率为28%,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省高档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所占比重不大,工业经济尚未摆脱依靠投资和大量物质消耗为主的增长模式。四是信息化应用程度低。我省只有34.5%的工业企业实施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14%以上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分别比先进省份低32个百分点和31个百分点。
(2)产业结构不优。
一是重工业比重依然过高。到2010年底,重工业占工业的比重为72.1%,高于全国60%的平均水平,轻重工业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2010年,全省仅有高新技术企业245户,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720亿元,列全国第19位,仅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5%左右。三是优势特色产业没有得到深度开发。人参、鹿、林蛙、矿泉水等是我省独具特色的生态资源,但开发利用均不到位,特色产业优势尚未形成经济优势。四是一些重点产业的地位逐步减弱。我省石化产业总产值由 “十五”期间全国第4位,近两年已降到了第16位,占全省总产值的比重也由2004年的18%下降到2010年的12.2%,优势地位逐步减弱;一度在全国处于较强地位的农机装备产业,优势地位逐步丧失。五是民营经济不够发达。我省每万人拥有私营企业数量为36个,民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经济总量与发达省份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3)产业布局不尽合理。
一是产业链条短,配套率低。全省石化产业精细化学品率为32.5%,低于全国40%的平均水平。汽车零部件企业为一汽整车的配套率仅38%,扣除一汽自身的配套量,省内地方配套率只有27.2%。重点产业间协作不紧密,化工、钢铁产业与汽车、轨道客车产业间协作配套不够,产业关联度低。二是产业空间布局分散、集聚度低。全省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中产业布局不尽合理,缺乏产业间专业化分工协作,没有大量形成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的园区化发展模式,无法实现优势互补。
(4)工业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一是创新体系不够完善。2010年,全省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仅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3%,数量极为有限。二是研发经费投入不足。2010年,吉林省企业R&D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不足1%,其中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研发经费平均不到销售收入的3%。三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研成果本地转化机制尚未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20%,远远低于北京、上海、山东等发达省份。
(二)发展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加快推进具有吉林特色工业化的关键时期,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存在严峻的挑战。准确把握工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对于明确 “十二五”工业发展思路,确定目标任务和发展方向以及制定政策措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十二五”期间我省工业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
(1)外部有利形势。
国内外产业转移步伐明显加快。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发达国家生产制造成本仍将提高,商品、资本、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将继续向具有低成本竞争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是具有一定成本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大国,必将承接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加工、组装、制造等环节,获得参与新一轮全球分工的战略机遇。同时,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工业用地价格上升,劳动力成本提高,资源环境约束加大,沿海加工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已呈现出工业企业向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加速转移的趋势。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且处于国家腹地,产业层次与国际和国内发达地区具有很强互补性,具备承接国际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产业梯次转移的优势和条件。
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将成为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全球范围内新兴产业发展正进入加速成长时期,科技信息技术和产品成本的大幅度下降,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加快推广和应用,促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并带来生产成本方面的优势,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全球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不断恢复增长,资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将进一步成为今后科研攻关和产业发展新的方向。在新能源、新材料、空间技术、生态环保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将为我省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把握好国际国内新机遇,加强战略部署和统筹规划,就有可能在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推动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国经济呈现稳步发展态势。一是逐步复苏的世界经济将进一步拉动我国工业发展。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后危机时代的缓慢复苏进程中,新兴经济体比先进经济体表现出更强的增长活力,将继续扮演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主要引擎的角色。近年来,我国对印度、巴西、东盟等新兴经济体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世界主要经济体,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加快复苏将有利于我国工业品出口增长。二是稳步发展的中国经济将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仍处于黄金发展时期。在向好的经济形势下,企业扩张成本、项目投资成本和要素引进成本仍将处于历史低位,加之人们对经济形势判断的乐观,社会投资意愿将进一步回升。
工业产品刚性需求不断增长。一是消费结构的加速升级将推动工业品消费需求刚性增长。“十二五”时期,随着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我国经济将逐步摆脱投资和出口拉动的增长模式,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将进一步显现。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将进一步升级,人民生活开始由 “生存型”向 “发展型”转变。二是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将带来对工业品需求不断增长。加快推进城镇化是新阶段扩大内需的主要路径之一,“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更多的农村人口将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人们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和消费结构的商品化将带动对工业品需求的不断增长。此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也将掀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进而促进房地产、建材、化工等行业的加快发展。
(2)内部有利形势。
国家将进一步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近年来国家制定的最重要的区域发展政策之一,东北地区今后将逐步成为我国的又一经济增长极,必将得到国家更多的政策扶持,我省也将从中受益。另外,国务院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设立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产业投资基金,我省装备制造业、重要原材料工业、农产品加工业、高技术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将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
区域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一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规划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等规划被纳入国家总体战略后,东北地区的开放程度将进一步提高,进而带动东北地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也为全省工业的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二是东北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建设纳入日程。东起珲春,经长春、乌兰浩特直抵阿尔山的东北第二条亚欧大陆桥,是真正意义上通疆连海的国际陆上大通道,并将逐步形成东北各省乃至整个东北亚各国之间资源互补、互利共赢的地缘关系新格局。三是东北腹地 “出海口”建设加快推进。目前,从通化市到丹东市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一系列快速交通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跨省经济区- “通丹经济带”的雏形日渐显现。借助这一经济带的开发建设,我省将向环渤海经济圈拓展,并借助丹东港打造 “出海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