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批转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加强我市土地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二)土地管理手段不断加强。全市完成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实现了数字化的“一张图管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描述了我市发展蓝图,在监管中起到龙头作用。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机制基本建立,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公平和高效利用。通过应用卫星影像、动态巡查、实时监管,实现了对违法用地“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三位一体监管,违法用地已经处于严密监管之下。

  (三)土地管理秩序明显好转。七年前,我市提出“管得住、用得好”目标,目前基本得以实现。从2007年到2010年,全市违法用地数量从5.6万亩下降为5337亩,下降90%。

  (四)全市发展得到有效保障。1999年到2010年底,全市共使用新增建设用地61万亩。1999年全市国土系统为贯彻实施新法和保障全市发展,主动适应形势要求,确立了到2010年基本实现国土管理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目标已基本实现,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实现了五大转变:一是国土管理由国土部门一家“单打”向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齐抓共管转变。二是国土资源的支配权由四级分散向市镇统筹管理和集中支配转变。三是国土资源配置由行政审批向市场配置转变。四是管理手段由相对简单向信息化转变。五是土地利用由比较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

  三、面临的主要问题

  全市总面积370万亩(2465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底,建设用地总规模160万亩(占43%,每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3.9882亿元)、农用地163万亩(占44%,其中耕地57.7万亩、基本农田42.8万亩),未利用地47万亩(占13%)。土地正日益成为全市发展的资源瓶颈。

  (一)当前国家土地管理政策正处于历史上最“严格”时期:一是用地“审批严”,审批条件多,审批环节多,用地指标少。从2011年开始,莞城、东城、南城、万江等大市区范围内农地转用必须报国务院审批;一个项目从农地转用到完成用地审批,一般需一年到一年半时间;国家对每年用地规模实行总量控制和指令性计划管理。为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全国各地都面临用地指标少的约束。二是用地“监管严”,国家建立了“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监管体系,从2009年开始,我市被列入国家卫片执法检查的重点城市;从2010年开始,每审批一宗地,都要通过国土政务网上报省、国土资源部审查和备案;我市现是国家土地督察广州局的土地利用情况监测点。三是“查处问责严”,刑法设立了“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和“非法占用耕地罪”,占用基本农田达到5亩或一般耕地10亩,就被追究刑事责任。国家每年以15号令严格问责地方政府负责人,国家每年开展卫片执法检查,对当年违法占用耕地数量超过当年建设占用耕地总量15%的,追究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和监管部门的责任。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