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东府办〔2012〕16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二五”规划》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二年一月十八日
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二五”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迅速从一个农业县发展成为以国际加工制造业闻名的新兴城市,创造出令人瞩目的“东莞奇迹”。我市综合交通系统的建设完善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008年12月,国家颁布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以下简称《珠三角规划纲要》),我市为进一步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与深圳、惠州共同签署了《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紧密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正式启动了珠江口东岸地区经济一体化战略。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是《珠三角规划纲要》和《框架协议》的重要内容,要求我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应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融合,全面融入珠三角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
2009年国家相关部门批准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09年修订)》[1]和《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东莞市内莞惠城际线、穗莞深城际线以及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试验段相继开工,预示着我市即将进入轨道交通时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将面临重大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十一五”期间,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拥有量进入了快速增长期,交通供需矛盾逐步显现。为缓解交通供需矛盾,我市全面落实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不断加大公共交通投入,逐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同时,随着“禁摩”、“禁电动”政策的实施以及城市人口构成的逐步变化,居民出行结构以及交通需求特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十一五”期间,我市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影响,大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货运交通需求也将随之呈现新的特征。
“十二五”是我市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加快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我市提出了“建设以信息产业为特色的现代制造业名城、适宜创新创业安居乐业的生态城市、珠三角新兴物流城市”的发展目标。
“十二五”是我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应对区域交通一体化、轨道交通快速建设、机动化快速发展、交通政策变化、城市人口构成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发展变化要求,促进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实现城市发展目标的重要时期。为进一步提升我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服务水平,统筹“十二五”期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建设,市政府明确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发改局、规划局、虎门港和路桥总公司共同参与,组织开展《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以明确我市“十二五”期间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市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公路、港口、水运综合运输能力显著提高;稳步推进铁路、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大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全面提升了城市公交服务水平;不断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促进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到“十一五”末期,我市交通条件大大改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道路建设实现了上档次、上水平。
(一)发展成绩
1.公路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十一五”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4751.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193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16.7公里,比“十五”末增加62.4公里,增加了40.4%。
“十一五”期间,我市将高速公路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之一,累计建成龙大高速公路东莞段、莞深高速公路附城至石碣段、惠州惠东至东莞常平高速公路东莞段等高速公路23.5公里,完成莞深高速公路黎光至东莞立交段大修工程40.7公里,总投资33.6亿元。沿江高速公路东莞段、博深高速、虎岗高速虎门港支线一期、从莞高速东莞段(含清溪支线)已顺利动工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约124.1亿元。
“十一五”期间,我市不断加大国省道等主干公路升级改造力度,全市累计建成和在建主干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共102.8公里,完成投资19.4亿元。在市际联网路方面,博罗园洲至东莞石龙公路已建成通车,龙江东江大桥、沙河大桥、龙凤大道已动工建设,东莞建安路至深圳新和路跨东宝河大桥、红海大桥、东平东江大桥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十一五”期间,我市陆续启动了镇际联网路升级改造工程二期、村际道路联网升级改造工程。镇际联网路方面,累计完工里程111.4公里,施工里程60公里,累计完成投资约21亿元。村际联网路方面,累计完工里程198公里,施工里程168.2公里,累计完成投资约39亿元。
“十一五”末,我市农村公路总里程为4188.9公里,其中县道公路里程达到402.8公里,乡道公路里程达到2093.8公里,村道公路里程达到1514.1公里,专用公路里程达到178.0公里。
2.港口、航道及水运建设成绩喜人。“十一五”期间,我市累计完成码头工程投资额约33.75亿元,建成码头15座、泊位3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11个。“十一五”末,虎门港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6375万吨,比“十五”末新增3186万吨,增长约100%。
“十一五”期间,我市加大航道整治以及五大河口区进港航道疏浚工作力度,共投入约6000万元(含五大河口区进港航道疏浚费用),基本完成东江下游79公里航道整治、东莞水道42公里文明样板航道主体工程以及五大河口区3公里进港航道疏浚工程,进一步改善了港口的通航环境。
2010年全市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5657.29万吨,为“十五”末的2.48倍,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302.49万吨,集装箱吞吐量49.99万TEU,分别是“十五”末的2.82倍和2.53倍。2010年全市共完成水路货运量1673万吨、水路货物周转量57.9亿吨公里,完成水路客运量和水路客运周转量31.51万人和2048万人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