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闻出版(版权)信息化
一是全面提升业务系统管理水平。完成了“中小学教材核价系统”、“江苏省印刷业管理平台”、“江苏省报刊管理系统”、“江苏省农家书屋工程网络化管理系统(一期)”建设。全省数字农家书屋试点稳步推进。已完成经济薄弱地区1000个数字农家书屋的试点建设,全部配置了数字阅读资源和硬件载体。新闻出版行政审批文网一致率在全国新闻出版系统中走在前列。“扫黄打非”网络执法工作被全国“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表彰。
二是深化电子政务应用与保障。完成了门户网站改版工作,进一步强化政府信息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在线办事服务水平和政民互动。广泛开展需求调研,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完成了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二期建设,提升了行政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强信息安全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成立了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制定了《江苏省新闻出版局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和《江苏省新闻出版局计算机及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以及《江苏省新闻出版局门户网站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网络与信息安全制度,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是数字出版基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江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获批创建,并在南京、无锡、苏州和扬州设立基地园区,目前已有44家数字出版相关企业入驻,涉及数字出版及版权交易平台、电子阅读器设备终端、无线宽带移动互联网技术研究、数字教育、游戏、音乐、数码印刷等多项业务类型和产品。江苏成为全国第9家获批建设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的省份。与数字出版产业相关的互联网图书、期刊和手机报,特别是网络游戏等发展态势良好。
四是加快主流出版媒体业务数字化进程。充分利用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支持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的相关出版社、企业和省内传统图书出版、发行、印刷单位加快业务系统信息化。2011年有32个数字出版相关项目、17个信息技术改造项目获得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支持,金额超过6500万元。
(三)广电影视信息化
一是广播电视覆盖工程扎实推进。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省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2011年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83万户,超过省政府下达的50万户,总数已超1970万,入户率81.51%。其中,农村用户1550万户,入户率78.28%,居全国各省份第一。全省高清用户已达66.8万户,宽带缴费用户56.8万户,均居全国前列。全省已有20个县(市)实现了有线电视户户通。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取得新进展,2011年数字电视用户增加150万户,其中南通所辖6个县(市)完成了有线数字电视城乡一体化整转。
二是平台网络建设不断加快。省干线苏北高速管道光缆项目建成并顺利验收,完成基础管道建设616公里、光缆1738公里,基本实现省干线“架空一张网、地埋一张网”,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实现地下、空中两条通道,提供双路由环网的省份。2011年,全省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45万公里,已完全覆盖全省13个省辖市、66个县(市、区),网络规模居于全国广电网络首位。
三是以“云媒体电视”为突破推进“三网融合”。以南京市成为首批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为契机重点研发“云媒体电视”,实现了广播电视、图书报刊、可视通信、互联网“四位一体”,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模拟电视—数字电视—互动电视—高清电视—云媒体电视”的转型升级发展。目前,南京市用户已达18万户,由前期“用户体验”进入了“市场推广”阶段。
四是加快发展无线广电覆盖数字化。启动全省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广播系统建设项目,完成了台站基础设施调研并制定了天馈系统实施方案,发射、天馈等主要设备完成招标。配合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完成全省中央地面数字电视建设,通过对部分完成建设的地级市覆盖测试,效果良好。积极推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发展,2011年全省累计建成CMMB大功率站点75个、小功率直放站236个,全省55个县(市、区)实现了CMMB覆盖,覆盖率达87%;全省CMMB用户数超过了100万户,在线用户达57万户,均居全国第一。
七、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扎实开展。
一是加强工作体系和机制建设,调整了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成员,健全了安全信息通报等日常工作制度;建立了信息安全专家队伍和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支撑单位,成立了省通信网络安全专业委员会、信息安全保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二是组织开展2011年度政府信息系统、涉密信息系统安全检查,信息安全专项检查、公共基础信息网络安全检查;充分依托省信息安全攻防实验室、监测预警平台等基础设施,认真开展政府网站及重要信息系统安全日常监测和敏感时期全省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监测预警工作。扎实做好全省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在推动各单位开展重要信息系统风险自评估的同时,组织对20家重要信息系统进行了安全风险检查评估。有序推进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工作。针对涉密信息系统测评审批,多次制发相关文件,完成省级机关191个信息网络定性定级报备工作,对全省党政机关、高等院校和军工单位涉密信息系统进行了现场测评,向通过审批的单位颁发了《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使用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