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加快推进资源整合,抓住社会管理创新、信用体系建设、区域警务协作的有利机遇,在强化公安源头信息采集的同时,加强与政府部门、社会单位和外省公安机关的信息交换工作,全省已汇聚公安信息资源107亿条、社会信息资源19类13亿条,日均新增数据800万条。省公安厅根据省信用办的统一要求,累计向省信用信息中心提供公安机关6个部门8类1955万条企业信用信息,占到省企业信用基础信息库的四分之一。
三是进一步完善支撑保障手段,投资1300余万元在淮安建成省公安厅信息数据异地灾备系统,完成全省请求服务系统、省公安厅内外网交换系统升级改造任务。
(十一)财政信息化
一是全面完成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完成省级和130个市、县、区财政部门的平台建设,交换测试基础数据64万笔,交换测试业务数据181万笔,初步实现省市县互联互通和数据交换,提前完成财政部要求的我省平台贯通目标。同时,完成了51个区县财政一体化系统建设和改造工作,为发挥平台作为集中共享数据中心和信息传输“高速公路”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二是有效支撑各项财政改革与管理向纵深推进。编制落实了《财政信息化工作任务分解实施方案表》,完善了预算编审系统和预算执行系统,在现行非税管理模式基础上进行业务梳理,完善业务管理流程。同时,积极整合财政业务系统,创新与银行间电子化支付模式,统一制订《人民银行国库前置同江苏财政接口规范》等一系列技术规范,启动了横向联网系统二期工程,实现财政与人民银行间业务的无纸化处理。在建设横向联网系统二期工程时,同步建设了财政数据分析系统。做好全省财政供养人员系统、地方政府性债务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并全面支撑资产管理系统、绩效评价系统、扶贫资金监管、农民补贴网、涉农补助一折通等应用系统稳定运行,为我省一系列财政改革保驾护航。
三是做好行政管理系统深化应用开发。启动了权力阳光二期建设,按照《江苏省行政权力电子监察平台建设标准与规范》完成电子监察平台接口改造工作。全面支撑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三融合”,重点完成预算编制系统、预算执行系统、非税收入收缴系统等相关信息系统的改造工作,确保首批9项“三融合”财政业务事项顺利入库。
(十二)纪检监察信息化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和制度。根据中央纪委和省纪委常委会的要求,及时调整充实了全省纪检监察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并要求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信息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订了《纪检监察网络应急预案》等十多项工作规范、制度,推动全省纪检监察信息化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二是围绕中心工作强化信息化应用。对纪检监察信息化办公平台、电子监察系统、科技化办案系统等进行升级改造和功能拓展,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功能和优势,不断提高行政监察网络化、办案工作科技化水平。
(十三)金融信息化
一是金融信息化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连接98家省内各类金融机构的金融城域网完成升级改造,网络接入端口扩充了一倍,数据转发能力由原来支持4千个并发连接跃升到支持40万以上并发连接,数据转发能力提高了100倍,大幅增加了金融机构间的网络通信能力,提升了金融城域网络的可靠性。中国银行、江苏省农联社完成核心业务系统升级。
二是实现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信息化。建立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管理系统”,并在江苏省内4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试运行。系统进一步提升了我省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规范程度,实现了金融消费者保护类型、手段和经验的共享,提高了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动性。
三是切实推进江苏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成“江苏省农民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信用信息系统”建设,系统通过对金融机构(含保险公司)涉农数据以及卫生局、劳动保障局、财政局、公安局等政府相关部门的农户信息进行整合及综合管理,进一步改善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增强了农民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信用意识,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四是全面推进金融IC卡普及应用。江苏地区共144594台直联POS终端全部完成受理金融IC卡环境改造。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等4家商业银行正式发行金融IC卡,截至2011年12月,金融IC卡发卡量累计1113260张。11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和7家地方性商业银行发行了具有金融功能的社会保障卡(简称“金融社保卡”)。三个金融IC卡试点城市(苏州、南通、镇江)制定了江苏省试点城市开展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中应用工作总体规划,积极开展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应用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