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各级党委政府教育工作领导机制。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对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负总责,健全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把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健全党委政府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级党委政府每年都要专题研究教育工作,任期内至少召开一次以上的教育工作大会。建立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把教育工作实绩作为党政干部政绩考核和提拔任用的重要指标,落实各级政府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教育工作情况制度。
(二)强化规划纲要宣传,确保规划分步实施
本规划纲要不仅是全县教育事业向小康教育发展的奠基时期,也是全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时期,更是利用“五个校园”建设这个平台,全面提升全县中小学办学水平的关键时期,其任务异常繁重,目标任务具体明确,必须强化宣传,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实施,才能确保规划纲要明确的各项任务和保障措施落到实处。
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实施环境,重在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大力宣传规划纲要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动员全县社会各界进一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引导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全面的教育观念,引导学生家长了解科学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家长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帮助和指导子女养成良好习惯,共促学生健康成长,为规划纲要的全面实施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环境。
(三)完善规划实施机制,确保教育有序发展
——健全规划体系。坚持优先把教育事业发展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将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保障教育用地,优先安排教育投入规划,按标准化学校的建设要求进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统一有效、层次分明、功能清晰、责任明确、分类实施、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和实施机制,为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全面完成奠定基础。
——加强目标管理。完善目标管理制度,将本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纳入各级政府和教育、财政、建设等相关部门重点工作目标内容,逐条分解到年度,落实到部门和单位。同时要建立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目标的监测评估体系,对本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及时检查规划落实情况,分析规划实施效果,找出规划实施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完善教育民生政策。在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法规基础上,切实解决教育人口流动和农民工子女及户籍制度改革转户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和爱心营养午餐问题,进一步重视农村女孩和关心下一代的学校教育问题,妥善处理边远农村小学的闲置校舍,解决好农村困难学生因上学太远而形成上学难的问题。认真研究和出台具有本县特色的地方教育发展政策,在办学经费和教育投入保障、办学条件改善、师资配备、管理体制和机制、教师激励和业绩评估、校长任期评价与考核等方面出台适应酉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政策,不断推进全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加强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和核算基础能力建设。完善经费使用内部稽核和内部控制制度及内部审计制度。加强经费拨、付、用、管全程监督,强化教育重大建设项目和经费使用全过程的审计,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建立和完善教育经费基础信息库,提升经费管理信息化水平。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加强教育重大项目投资的绩效评估和项目后评价工作。规范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使用效益。
(四)落实政策,加大投入,确保教育持续发展
——落实上级关于教育投入的各项政策,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经常性支出纳入财政预算。“十二五”期间,要逐年提高县级财政支出中教育事业经费的支出比例,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的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并逐年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政策的落实,逐年增加本级预算内教育基本建设投入预算。
——建立符合公共财政要求的教育经费投入和管理机制。探索建立教育多元投入体制,通过置换、转让、拍卖等多种形式,优化资源配置,盘活教育资源。
——建立扶贫助学和国家资助金管理的长效机制。逐步将“两免一补”扶助对象扩大到高中,每年安排专项补助经费重点扶持贫困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按政策要求逐步扩大“免费义务教育”的范围,加强国家资助金管理,确保资助政策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