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本思路
——以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公益性原则,贯彻教育公平的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扶持力度,认真解决社会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子女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以体制和机制改革为动力。着力推进教育管理、投入、办学、学校内部管理、教师激励等体制和机制改革,加强教育法制建设,依法治教,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形成更加有利于全县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
——以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为主线。实行分区规划,分类指导,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完善教育体系,提高教学和育人质量,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乡镇倾斜,地方财政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城乡公共教育协调发展。
——以“夯实教育基础、调整教育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育内涵”为主要任务。加快推进“五个校园”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科学布局各类学校,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以板溪职教园建设创国家重点学校、办好酉阳师范校创重庆市幼儿师资基地为重点,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塑造酉阳中职教育的特色专业名牌,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劳动者和技能熟练型人才;以培养中小学生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及特色学校建设为重点,着力提高教学和育人质量,积极推进职业院校和重点专业建设,提高适应市场需求和服务产业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与服务意识,造就一批合格劳动者和杰出人才。
——以素质教育和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学为基,把立德树人作为全县教育发展长期性的根本任务,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营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学和育人大环境,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发展目标
到2015年,建立起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相适应的,具有地方特色、体制健全、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协调发展、充满创新和活力的现代教育体系;基本普及从学前三年到高中阶段的15年教育,基本实现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全面达到“五个校园”建设标准;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彰显成效,初步实现渝东南教育高地目标。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逐步把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进行有效管理,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建立和完善以示范幼儿园为龙头、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经”、以中心村级幼儿园为“络”的学前教育网络。所有乡镇中心幼儿园和其他公办幼儿园及中心小学附设幼儿园达到三级以上幼儿园标准,65%的民办幼儿园达到三级以上幼儿园标准,实现全县学前教育机构布局更加合理,园舍基本建设和投资办园更加规范有序,办园条件更加均衡,园内更加美丽,园舍更加牢固的目标。到2015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其中学前1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2年教育普及程度达到80%,学前3年教育普及程度达到60%。0— 3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普遍受到一次科学育儿指导,争创市级示范幼儿园3所以上,创办县级示范幼儿园20所以上,基本解决“上园难”和“上好园难”等问题。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在巩固普及成果基础上,着力强化学校内涵发展和薄弱学校治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特色学校发展,确保流动人口子女依法、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在满足学生基本学习需求的同时,努力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使全体少年儿童享有更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力争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教育经费、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育质量等方面达到县域内基本均衡,区域、校际差距大幅度缩小。到2012年,全县小学56人以上大班额全面消除,45人以内班额数达50%以上;初中56人以上大班额降到25%以下。到2015年,全县小学校基本消除大班额;初中学校56人以上大班额全面消除,50人以内班额数达85%以上。到2015年,基本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成功创建“重庆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5— 8所,市、县级示范中小学15— 20所,市、县级中小学特色学校达80%以上。
——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15年,实现全县普通高中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常态容量达到1.5万人左右,中职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常态容量达到0.6万人左右,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达到95%以上。新建酉阳五中、酉阳六中两所普通高中学校,高中阶段学校全面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创建市级重点中学达到4所,其中酉阳一中实现“重庆市模范中学”创建目标,酉阳一中和酉阳二中的高中教育质量全面领先;酉阳三中和酉阳四中的高中教育质量全面跟进,综合办学条件全面提升。县职教中心创建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实现全县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