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善和调整跨界的街道安全社区建设和促进工作领导小组。(2011年8月底前)
2.学习借鉴先期试点单位的创建经验:参加区、市、国家相关专业培训及交流活动,与“手拉手”街道建立联系。(2011年5-8月份)
3.建立和完善安全社区推进工作方案。(2011年9月底前)
4.开展社区安全基本情况调查,采取多种科学有效形式开展区域或领域安全基础现状调查,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区域或领域安全隐患管理动态台账》,辨别危险源、点、设备、设施、场所,确定高危人群、高风险环境,制定提高弱势群体安全水平的计划及隐患整改措施。(2011年8-10月)
5.制定安全促进目标和计划。根据街道安全状况调查,结合危险源监测结果,围绕国际、国家、北京市安全社区建设标准,针对高危人群、高风险环境、弱势群体制定本街道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2011年7月-2011年10月)
6.推进实施安全社区建设项目:围绕生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学校安全、社会治安、环境安全、居家安全等大类别,每个类别确立若干小的改进项目并实施。每年度每个街道至少完成10个以上大的安全社区创建项目,并将项目进程随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1年7月-2012年12月)
7.分析监测记录:街道和各工作组根据各类培训及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在所产生的效果、人们的认识程度及安全指数等方面,对各类安全、健康数据进行采集、归纳、分析,做监测记录,并定期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2011年7月-2012年12月)
8.开展安全促进项目的绩效评估与持续改进。根据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和完善。(两次年度自我评估:2011年12月-2012年1月;2012年9月-10月)
9.邀请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对大栅栏等8个街道争创国家安全社区创建工作进行预评估,以评促改,为持续改进工作提供方向性建议。(2012年6月-7月)
10.评估申报认定:向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申请认定。(2012年10月)
(三)各相关委办局要对照自身在安全建设方面的工作职责,积极推进各项工作。2012年底前,每个部门至少完成3个以上安全创建项目,同时指导并支持街道及社区开展安全社区创建项目,有关工作情况及进展情况随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规范建设方法,注重建设实效
(一)科学运用风险管理模式。创建单位要在安全监管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下,科学运用事故和伤害风险识别方法,建立隐患排除整改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不断消除辖区内的安全隐患。
(二)推广运用先进的事故与伤害监测方法。创建单位要规范生产、交通、消防和社会治安等方面的事故与伤害的记录和统计工作。要依靠医疗卫生等专业机构,选择适用的伤害监测方法,做好事故与伤害的统计工作,为全面评估安全绩效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