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防治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各项地方病防治措施,建立健全长效防控机制,进一步巩固现有防治成果,基本消除我省重点地方病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病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政府领导、齐抓共管。进一步强化政府领导,落实部门责任,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共同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2.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从实现消除地方病的战略高度出发,在已经取得防治成果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和综合防治措施,着力解决防治工作难点问题,全面推进防治工作。
3.因地制宜、科学防治。根据地方病流行特点和防治现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病种,科学制定相关技术措施,确保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4.预防为主、防管并重。加强病区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改造,广泛、深入地开展健康教育,减少并努力消除各种致病因素。加强防治措施的后期管理,建立健全长效防控机制,巩固防治成果,推动防治工作扎实有效、深入持久地开展。
(三)防治目标。
1.总体目标。建立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地方病防治长效工作机制,全面落实防治措施,基本消除碘缺乏病、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大骨节病、克山病危害,有效防治布鲁氏菌病,巩固鼠疫防治成果。
2.具体目标。
(1)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实现95%以上的县(市、区)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状态。有效防止地方性克汀病新发病例。人群碘营养水平总体保持适宜状态。
(2)有效控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基本完成已查明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饮水安全工程和改水工程建设。强化已建改水工程的后期管理,确保90%以上的改水工程保持良好运行状态,水质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应卫生标准。
(3)基本消除大骨节病。消除大骨节病的病区村达到95%以上。
(4)基本消除克山病。消除克山病的病区县达到90%以上。
(5)有效防治布鲁氏菌病。到“十二五”期末,基本遏制布鲁氏菌病高发态势,实现布鲁氏菌病患者规范治疗率达到80%以上;布鲁氏菌病疫区居民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从事畜牧养殖、加工、经营人员防治知识普及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