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快公共体育场馆运营机制创新。
以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东单体育中心等现代化场馆为重点,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的体育场馆资源,通过探索建立体育场馆联盟、开展委托经营等多种形式,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在满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加强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创新,支持引进高水平、专业化运营公司,提升体育场馆市场化、企业化经营能力。拓宽体育场馆经营服务项目,创新服务供给方式,力争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积极稳妥发展职业体育。
积极调整竞技体育结构,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竞技运动项目探索职业化发展道路。引导社会资本发展职业体育,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独立或参与组建各种类型的职业体育俱乐部,探索专业体制和职业体制有机衔接的办法,逐步建立竞技体育资源市场化机制。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明星,带动职业体育发展。积极引进国际职业体育组织总部或办事机构落户北京。
(四)支持大型体育企业集团化发展。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竞争力强、有实力的体育企业走产业集团化发展道路。培育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体育产业集团,提高体育产业集约化经营水平,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培育3至5家体育上市企业。鼓励文化、旅游、传媒、会展、金融等领域大型骨干企业进入体育产业领域,共同参与体育市场开发和体育资源整合。借助体育与相关产业的互动与融合,积极创造条件,支持优势体育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通过股票上市、发行企业债券、股权置换等方式融资。
(五)支持中小型体育企业发展。
制定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加大对中小型体育企业的扶持力度,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鼓励和引导各类民间资本结合大众体育需求,发展“专、精、特、新”的中小型体育企业,完善基于社区的网络化体育服务供给体系。
四、培育市场需求,拉动体育消费
(一)培育市民体育健身和消费意识。
深入贯彻实施《
全民健身条例》和《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2009-2018)》。以争做“健康北京人”为主题,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广泛持久宣传科学健身的知识和方法,积极组织各类全民健身活动,推介各类体育健身场所和消费信息,激发市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增强公众的自觉体育健身意识,为扩大大众体育消费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