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提高县域中医药服务能力
充分发挥中医(民族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服务中的作用。以城乡基层为重点,加强中医(民族医)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继续完善农村中医(民族医)药服务体系,力争乡镇卫生院中医(民族医)科室设置率达75%。推进中藏(羌)医药惠民工程,强化中医(民族医)药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工作,搞好中医(民族医)药文化宣传和普及。(州卫生局负责)
(四)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
1.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
(1)继续抓好10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居民知晓率和满意度。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80%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人数分别达到3万、1.3万。规范、落实各项预防接种工作,努力实现消除麻疹的工作目标,严防发生脊灰新病例。将排查发现的所有重性精神病患者纳入管理范围。加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提高流动人口以及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科学就医和安全合理用药。(州卫生局、州财政局负责)
(2)继续实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做好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重性精神病、重大地方病等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疾病防治工作。完善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继续支持农村院前急救体系和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州卫生局、州发改委、州食品药监局、州财政局负责)
2.推进医疗资源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
(1)制订区域卫生规划,明确州、县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新增医疗卫生资源优先考虑社会资本。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4张的,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州卫生局、州发改委、州财政局负责)
(2)加强医疗服务体系薄弱环节建设,支持医疗机构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加强州、县级综合医院儿科建设。加强医疗卫生信息标准化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管理、诊疗规范和日常监管有效融合。(州发改委、州卫生局、州财政局负责)
3.创新卫生人才培养制度
(1)加大护士、养老护理员、药师、儿科医师,以及精神卫生、院前急救、卫生应急、卫生监督、医院和医保管理人员等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加快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州卫生局、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州财政局负责)
(2)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各县要积极探索医师多点执业工作,有条件的县要尽快出台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实施方案,鼓励具备行医资格的人员申请多点执业,完善执业医师注册、备案、考核、评价、监管政策,建立医师管理档案。建立健全医疗责任保险和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州卫生局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