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国际国内宏观环境的重大转折、区域一体化的推进、杭州大都市圈的建设、城市化加速以及科学发展观、低碳城市建设理念的全面践行,既给杭州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机会,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环境。
1.“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主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保障、重民生是“十二五”的主要任务。加大城乡危旧房改造支持力度,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合理需求,控制房价过快上升,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防范房地产业风险,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是政府关于房地产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2.杭州经济将进入“结构转型发展”时期的平稳适度增长阶段。在传统资源要素的供应保障难度加大,外需受限等影响下,“十二五”期间杭州经济来自外延式扩张的驱动力将适度放缓,而加大结构调整的实施力度,以两创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商贸等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将呈上升趋势,对写字楼、城市综合体、酒店等商业楼宇的需求量增大。
3.经济发展的驱动力由主要依靠工业化推动向城市化主导转换。随着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构建网络化大都市、建设新天堂”、“打造‘杭州都市经济圈’品牌”,“扩大杭州都市经济圈影响力”等战略目标的实施,地铁、高铁等网络交通的开通,将出现大城市群、城镇化、区域一体化齐头并进的格局,为杭州发展提供机会。
4.低碳城市建设将成为“十二五”城市发展重要导向。“十二五”是全面落实我国政府宣布的碳排放减少40%至45%的中短期目标的重要时期,是杭州实现“六位一体”低碳城市的关键时期。
5.土地资源短缺进一步加剧。“十二五”期间不可能有大量的农用地用于房地产开发与建设,后续土地供给将主要依靠存量挖潜。
(二)“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趋势判断。
“十二五”期间,房地产业的创新、升级和转型是发展的必然途径。房地产业的首要任务从单纯的“促增长”,转到在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改善人居环境、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十二五”期间杭州房地产业发展趋势,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房地产需求量仍将维持在比较高水平。主要理由一是中国经济进入平稳增长轨道,为房地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二是城市影响力、辐射力进一步增强,将继续吸引周边人口向杭州集中。三是“学在杭州”带来“住在杭州”的巨大需求。据统计,近年来仅省内高校毕业留杭学生约6万人,产生大量租房、购房的需求。
2.商品房价格上涨潜在压力大。主要理由一是成本推动。完善征地拆迁补偿机制、逐步提高征地拆迁补偿标准,房地产开发用地成本和地价的上升,可能进一步推高房地产开发成本。二是需求拉动。来自本地的自用性刚性需求,与浙江民间资本丰裕,投资性需求强劲相结合,与供给有限性构成突出矛盾,如果不加以引导与控制,将拉动房价进一步上升。
3.大都市圈居住格局基本形成。在构建网络化大都市,推进杭州都市圈建设等战略的指导下,随着地铁、高铁时代的到来,“十二五”期间杭州房地产空间布局将进一步优化,主城与副城、市中心和非市中心的交通时间差将进一步淡化,可居住区域空间进一步扩大。
4.城市综合体开发进入新高潮。“十二五”时期是杭州实施“服务业优先”战略,实现从“杭州制造”向“杭州创造”、“杭州服务”跨越的关键时期。加大服务业发展力度,努力提高服务业集聚能力和竞争力是杭州市“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的重头戏,这将直接带动对写字楼、酒店、旅游等楼宇的需求,城市综合体开发进入新高潮。
5.住宅产业化、低碳建筑将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十二五”时期,住宅产业化将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绿色、环保、科技为主题的“低碳建筑”将形成房地产行业不可抗拒的新兴力量。
(三)“十二五”保障性住房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是我国推进以全面改善民生为核心的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也是杭州实现从中等发达水平向发达水平的历史性跨越,人民群众经济生活更加殷实富足,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重要时期。改善民生成为政府工作重要的主线,作为保民生重要内容的保障性住房任务艰巨。
1.保障性住房的重要地位更加显著。
国家越来越重视住房保障问题,把城乡保障性住房作为惠民生、促和谐的重要内容,明确硬任务,下达硬指标。200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9000亿安居工程投资计划”;2009年12月“国四条”再次提高住房保障指标:力争到2012年末,基本解决1540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2010年国发10号文件明确提出确保完成2010年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280万套的工作任务,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与各省级人民政府签订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工作责任。浙江省政府也多次下文要求各地全面完成各项保障性政策性住房建设任务。“十二五”期间,国务院提出建设3000万套保障房的目标任务,其中,2011、2012年各完成1000万套,并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列为考核政府工作的重要指标,保障性住房工作的地位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