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宣传教育。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新媒体等平台,开设全民健身栏目,举办科学健身讲座,播发公益广告、宣传片、宣传画,普及全民健身知识,提高公民科学健身素养。借助全民健身日、广西体育节、重大体育赛事及各种节庆体育活动,加大宣传全民健身,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倡导“终身体育”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崇尚体育健身、积极参加体育健身的社会风气。
(二)大力发展农村体育。市、县区、乡(镇)人民政府将发展农村体育纳入当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统筹城乡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促进城乡体育资源和公共体育服务均衡配置,逐步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农村基层体育公共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作用,利用好农村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和体育人才资源,在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广泛组织农民体育活动,大力开展以“送体育器材、送体育知识、送体育活动”为主题的“体育下基层” 活动,办好万村农民篮球赛。
(三)加快发展城市社区体育。市、县区人民政府将城市社区体育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做好规划,加大投入,以城市街道和居住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改善社区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街道办事处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建立体育健身指导站、体育俱乐部等体育组织,培育发展基层体育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区体育类社会组织。推进社区体育健身站(点)规范化建设,扶持社区居民委员会提高体育服务能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经常性的社区体育健身活动。实现每个街道至少有一处公共体育场地、一支社会体育指导员、一项特色体育健身项目。
(四)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体育。重视培养少数民族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和高水平体育人才。因地制宜开展以民族优秀体育项目为主要内容的体育竞赛和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在学校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中设置与优秀民族体育项目相关的教学内容。
(五)进一步扩大体育对外交流。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对外交流活动,实现对外体育交流事业的发展。
(六)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积极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切实抓好学校体育工作,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和督导制度,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广泛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倡导科学、健康的健身和运动理念。办好各级各类体育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建设,建立和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和联动机制。办好学生运动会及其他体育赛事活动。
(七)深入开展职工体育。发挥行业体育协会、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职工体育协会作用,广泛建立职工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健身团队,开展符合单位特点和职工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育竞赛。开展工间操活动,开展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和职工体质测试活动。创新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体育发展模式和基层职工体育组织形式及活动方式,完善社区体育与职工体育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完善社区体育与职工体育互补机制。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