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创建大型公建节能监管示范城市为契机,启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在遏制增量建筑能耗上升的同时,适时启动存量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2009年完成了大型公建动态能耗监测平台首期试点工程,基本摸清我市建筑能耗状况。颁布了《深圳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施方案》,并以合同能源管理(EMC)为创新路径,探索对公共机构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新模式,截止到2010年底,全市已完成和正在实施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达622万平方米。
6.以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为突破口,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
积极探索和建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政策、技术、标准和管理等保障体系。发布实施了《深圳市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工作方案》。重点组织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初步形成太阳能建筑规模化应用态势,推进太阳能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培育一批产值超亿元具有一定规模的太阳能企业。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批准确立26个太阳能示范项目,其中17个为国家级示范项目,太阳能热水建筑应用面积已达820万平方米,建成太阳能发电系统总装机容量约4.5兆瓦。
7.以项目示范为先导,推动绿色建筑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全市建设近80个绿色建筑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有15个项目通过绿色建筑认证、总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有10个项目按绿色建筑最高等级国家三星级的标准建设,涌现了建科大楼、华侨城体育中心、万科中心、万科城四期、南海意库等一大批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的绿色建筑项目。其中,建科大楼、华侨城体育中心还荣获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全市已初步建设6个绿色建筑园区,其中光明新区为我市与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的国家级绿色建筑示范区,深圳大学新校区和南方科技大学为部市共建的绿色校区,桃源绿色新城为市区共建的绿色住区,欢乐海岸正打造绿色旅游园区。通过扩散推广,初步形成由绿色建筑向绿色园区、绿色城区延伸的态势。
8.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推进建筑减排工作。
大力推进建筑废弃物减排与综合利用。出台了全国首部建筑节材法规《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综合利用条例》,为大力解决我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综合利用提供了法律依据。全市已有4个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投入使用,年建筑垃圾处理能力已超过300万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率已超过30%,并推行在市重点工程中率先使用、保障房建设中优先使用绿色再生建材产品,有效缓解全市建筑垃圾堆放压力。大力推进墙材改革、发展绿色建材,颁布实施《
深圳市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管理规定》,对加强预拌混凝土行业管理,推广预拌砂浆起着法律保障作用。2010年全市新型墙材的使用比例已上升至96%,高强度钢筋和高性能砼以及其他新型建材也已经规模化应用。“十一五”期间,全市合计使用新墙材55亿标砖,累计节约土地1万亩,节约能源折合标准煤55.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0万吨。
9.以积极培育相关绿色产业为抓手,推动传统建筑产业发展转型。
支持发展绿色建筑设计与咨询、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节能服务企业、LED照明、新型建材、钢结构等知识密集型新兴绿色产业及相关产业,并已居国内领先水平。同时,积极推进建筑工业化,以建筑构配件工厂化生产和现场装配为主要内容,开展建筑工业化试点初见成效,形成了房地产骨干企业、部品生产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组成的产业联盟,并以保障性住房建设为突破口,开展建筑工业化的规模化示范应用。据初步估计,全市目前共有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减排相关产业企业上千家,年产值约1200亿元,推动建筑传统产业向绿色产业转变,并形成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10.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相关宣传推广为平台,提升深圳的国际国内影响力。
深圳是原建设部(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同)和美国能源基金会“推动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城市”,原建设部和世界环球基金组织“中国终端能源效率项目(UNDP)”试点城市,并与美国能源基金会签订了关于把深圳建设成为绿色建筑示范城市的合作框架协议。同德、法、英、美、日、澳大利亚、新加坡和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市政府每年组团参加北京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简称“绿博会”)。截至2010年,深圳市政府已连续5次由市领导带队组团参加一年一度的北京“绿博会”,并做大会开幕式主题发言,受到广泛关注。我市绿色建筑宣传展示平台-深圳市绿色建筑展示中心于2009年11月建成开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引导和示范效果。2010年12月,国际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绿色建筑委员会联盟在深圳成立,进一步深化了相关国际交流与合作。另外,通过报纸、网络、媒体、展会、论坛、培训等各种方式的宣传、教育和推广,深圳的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得到社会各界、各级领导和中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和正面评价。我市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的影响正逐步走向世界。这些都对促进深圳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高水平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一五”期间,我市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打造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和国家创新性试点城市的关键时期,也是全市建筑绿色化提升面临机遇和挑战的重要时期。
1.面临的机遇。
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环境利好。当前在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受到能源和环境制约的大背景下,发展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建立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工作的重点。我国国家层面对节能减排采取了政策激励与目标约束双重措施,有效推动了各级地方政府加快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促进形成了良好的绿色低碳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