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是促进南海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海南是祖国的南大门,南海海域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咽喉要道和重要资源地。在国家南海方针政策的框架下,根据南海的科学问题、服务需求、经济发展和海陆岛屿分布状况,以及交通、通信和安全情况,加快推进覆盖南海海域的大气海洋综合监测网,构建完善的灾害预警和防范体系,提升预警信息在南海、渔区的覆盖面和传播能力,使南海区域的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海洋权益维护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二、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发布、分级负责,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和覆盖面为重点,依靠法制、依靠科技、依靠基层,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加快推进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积极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着力健全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努力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应对高效,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工作目标。加快构建气象灾害实时监测、短临预警和中短期预报无缝衔接,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接收快捷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力争到2015年,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分钟发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到2020年,建成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和沿海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预警信息发布时效进一步提高,基本消除预警信息发布“盲区”。
三、提高监测预报能力
(一)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对气象监测建设用地、海域使用、设备维护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强部门合作,积极推进全行业气象观测资源的共享。
通过行业站网调整以及新建、扩建和改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地基遥感观测系统、高空气象观测系统、卫星接收处理系统和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形成布局合理、观测要素齐全、观测准确度高、时效性强,能够满足不同行业需求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在充分利用现有气象观测系统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交通、通信干线、输电线路、油气设施、江河水利、重点林区、旅游景点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气象监测设施建设;建设大气成分观测系统,及时掌握海南大气成分分布特征及变化情况,为大气化学灾害应急响应和防治大气环境污染提供决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