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把握纺织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四)做大做强棉纺织行业。充分发挥棉纺织生产大省的优势,在进一步做大总量的同时,着力推进棉纺织行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大力实施以提高“三无一精”(清花无卷、纱线无结、织布无梭、精梳纱)比重为主的技术改造,扩大非棉纤维的使用比例,重点发展高支纱、精梳纱、无接头纱和特种纱线,发展先进的织造业,提高棉纱就地转化率,提高无梭布生产比重。
(五)着力发展化纤、印染行业。突破化纤“短腿”和印染“瓶颈”制约,加快形成区域配套的产业链。一是充分利用80万吨乙烯工程,加快涤纶纤维产能扩张,提升粘胶纤维优势,加强化纤仿真纤维的开发研究,重点开发功能性、差别化、复合型纤维,扩大化纤的应用领域;二是合理布局,加快建设印染循环经济工业园,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带动服装、家纺面料生产基地建设,提高面料的自给率。
(六)加快产业整合。优化产业的组织结构,支持优势企业联合重组,培植大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发展一批专业化分工明显、特色化经营的纺织行业“小巨人”企业,培育一批具备“专、精、特、新”特征的纺织中小企业。
(七)做精做强终端产品。一是加强纺织产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应用,大力发展医用、汽车用、建筑、卫生和过滤材料等产业用纺织品,扩大现有产业用纺织品生产规模,改造提升产业用纺织品档次,扩大产业用纺织品在航空航天、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应用;二是加快服装产品向品牌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西服、男女时装、高档色织衬衫、系列牛仔服装、职业装和高档针织内衣、休闲装等七大类产品,逐步实现由成本竞争转向品牌竞争;三是采用先进的织造、染整、提花、绣花设备,提高家纺产品的生产水平。
(八)加快自主品牌建设。鼓励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重点推进服装、家用纺织品行业自主品牌建设。引导企业打造有自主知识产权、较高市场占有率的驰(著)名商标,支持创建具有公共属性的行业品牌、区域品牌;打造纺织服装创意产业链,建设国内先进的纺织服装创意产业基地,提高自主品牌文化价值,扩大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成长度;鼓励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和湖北省著名商标、湖北省名牌产品。
(九)加强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探索具有纺织产业特点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模式;引导大型纺织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加快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快引进高端设计研发人才,壮大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培养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团队;以纺织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需求为导向,推进技术创新,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