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消除灾害隐患,加快实施地质灾害勘查治理工程。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要认真抓好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省国土资源厅印发的《全省威胁100人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搬迁避让与勘查治理工程方案》的实施工作,加快危害大、影响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点勘查治理或搬迁避让工程进度。各区(县级市)国土房管部门应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和施工的监督指导工作,确保按质按量地完成当年地质灾害隐患点数量比上年度末在册数量减少不低于10%,其中搬迁治理威胁100人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不低于15%的任务。列入2012年治理计划的项目(附件4)应争取在今年内完成。
(七)加强协调沟通,建立协同联动机制。
在区(县级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应急、国土、财政、民政、教育、水务、交通、公安、园林、气象等有关部门以及村委会要加强协调、沟通与合作,互通信息,确保市、区(县级市)、镇(乡)、村四级之间信息畅通,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迅速准确,确保全市汛期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预警预报和防灾工作信息畅通。各地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多部门协同处置地质灾害的联动机制,形成快捷、高效的抢险救灾合力。
(八)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和国土房管部门应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张贴宣传画、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等方式,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普及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做到地质灾害预防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各级国土房管部门应充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3·19《
矿产资源法》颁布纪念日”和“6·25土地日”等开展宣传咨询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能力。要积极引导媒体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工作,积极宣传优秀群测群防员的先进事迹,带动群众参与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积极性。
六、地质灾害监测预防与应急处置责任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政府领导、部门联动、属地负责”的原则。市建委、国土房管局、规划局、发改委、地铁总公司应根据市建委《关于印发〈做好地面塌陷易发区城市规划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穗建质〔2009〕147号),认真做好地面塌陷易发区城市规划建设预防地质灾害的监督、管理工作;对威胁矿山、公路、水务等设施和学校、风景旅游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别由所在地国土资源、交通、水务、教育、园林等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监测预防和险情应急处置;对于威胁居民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由当地区(县级市)、镇(乡)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负责组织监测和险情应急处置。汛期前,各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段、区)进行全面的检查,落实防灾、避灾、救灾的组织机构、资金和物质准备,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附件:1.2011年度广州市地质灾害情况一览表
2.2012年广州市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
3.广州市2012年地质灾害重点防控区及监测预防责任人一览表
4.广州市2012年各区(县级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计划
附件1
2011年度广州市地质灾害情况一览表
序号
| 发生时间
| 地点
| 灾害类型
| 灾害级别
| 伤亡人数(人)
| 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 成因
|
死亡
| 失踪
| 受伤
|
1
| 2011.1.22
| 花都区狮岭镇罗仙村
| d
| 小型
|
|
|
| 0.1
| 岩溶发育、枯水季节水位波动
|
2
| 2011.2.6
| 花都区新华街广塘村一队
| d
| 小型
|
|
|
| 0.2
| 人为抽取地下水
|
3
| 2011.4.14
| 花都区花山镇平西村
| d
| 小型
|
|
|
| 0
| 岩溶发育、枯水季节水位波动
|
4
| 2011.4.26
| 白云区原夏茅煤矿
| d
| 小型
|
|
|
| 2
| 老窿局部发生坍塌
|
5
| 2011.5.10
| 从化市流溪河林场黄竹塱六队彩虹新村
| d
| 小型
|
|
|
| 0
| 暴雨、排水管老化
|
6
| 2011.7.17
| 花都区狮岭镇义山村三队陂头面22号
| d
| 小型
|
|
|
| 0
| 季节水位波动
|
7
| 2011.7.18
| 黄埔区长洲街深井社区丛桂横街10号北侧
| b
| 小型
|
|
|
| 1
| 暴雨
|
8
| 2011.07.15
| 增城市朱村街秀山村四社
| b
| 小型
|
|
|
| 0
| 暴雨
|
9
| 2011.09.20
| 白云区太和镇大源村18社沙排南街
| b
| 小型
| 2
|
|
| 1
| 降雨、人为挖坡
|
10
| 2011.10.14
| 从化市良口镇乐明村门口岭社
| b
| 小型
|
|
|
| 0
| 降雨
|
11
| 2011.12.07
| 花都区花东镇象山村
| d
| 小型
|
|
|
| 0
| 降雨
|
2011年合计
| a滑 坡:0 d地面塌陷:7
b崩 塌:4 e地 裂 缝:0
c泥石流:0 f地面沉降:0
| 2
| 0
| 0
| 4.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