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三)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1.健全农业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围绕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生产过程等关键环节,健全标准体系,加强农业标准推广,加快形成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到2015年,完成制修订地方标准300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率达到90%以上,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增加100个以上。
  2.完善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以“菜篮子”产品为重点,以现代农业示范园、科技示范场、畜禽养殖标准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场建设为重要载体,强力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到2015年,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000个以上,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总数达到100家,有机农产品获证企业达到40家。
  3.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全面覆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指导专业乡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及各类农产品市场设立自律监测点,实现风险检测、监督检查和自律检测相结合,对主要农产品及重点监管对象逐步实现检测全覆盖。依托“12316”农产品监管信息平台,建设全省农产品质量信息共享平台和预警系统,形成监测、预测、预警一体化快速反应体系,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4.建立农产品质量全程追溯体系。依托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体系和农产品产销地准出准入制度,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督促全省所有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配送中心等实施市场准入制度。支持建立农产品全程质量追溯信息处理平台,在农产品生产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建立完善农产品全程质量追溯信息采集系统,逐步形成产地有准出制度、销地有准入制度、产品有标识和身份证明,信息可得、成本可算、风险可控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
  5.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加强省、市、县、乡、村五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强化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监管,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四)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在自愿、平等、互利基础上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组建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种粮大户、龙头企业和村两委会带动作用,引导组建一大批农产品销售、土地股份等特色专业合作组织。到“十二五”末,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达到30000家以上,辐射带动农户50%以上。
  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运行机制,提高运行质量。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盈余分配制度。不断加强合作社成员管理,坚持依法办事、依章理社、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引导和支持合作社建立健全生产记录制度,统一质量安全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统一农业投入品采购供应,统一产品和基地认证认定,普遍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到2015年,比较规范的示范社达到3500家以上。
  进一步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按照“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指导方针,对产业基础好、带动能力强的示范社,加大政策引导和项目支持力度;对有一定产业和基础的合作组织,积极鼓励其发展合作加工、合作购销,提高经营能力;对产业特色明显但合作组织发展滞后的地区,加强指导培育,促进合作组织加快发展。
  2.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改革政府农业服务机构,进一步强化县、乡两级农业服务机构的公益性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其在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检测与监管、生态环境建设、信息发布、农民培训等方面的职能作用,推动农业公共服务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支持和引导龙头企业为农民提供技术、农资、产品购销等系列化、专业化服务,实现互利双赢。
  3.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城乡信息服务无差异、农业领域信息服务全覆盖的要求,加强新农村热线“12316”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农民提供直接有效的信息服务。实施全省农业信息化“114工程”(全省农业数据中心,河北农业信息网站群,全省农业视频指挥、农业政务管理、农业科技服务、农业市场信息四大平台),加快推进互联网与电视、电话“三电合一”信息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到村、到户、到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服务环节,到2015年,完成所有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
  (五)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十二五”时期,要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业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和集成创新,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农业科技培训,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1.坚持科技创新驱动。突出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领域,重点支持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精深加工、产品安全、节水灌溉、新型肥药、疫病防控、循环农业等关键领域科技创新,着眼于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围绕畜牧、蔬菜、果品三大特色优势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加强提质增效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创新集成和应用,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和示范基地。提升农产品加工增值技术水平,以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包装等技术和设备研发为重点,开发具有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产品加工品,培育一批科技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加工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升级,鼓励企业承担国家各类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培育以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鉴定,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着力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大型骨干企业。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十二五”末,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6%。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