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行业扶贫
1、明确部门职责。各行业部门把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作为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向贫困村倾斜,并完成本行业的扶贫任务。
2、注重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对贫困地区农、林、牧、渔产业的指导和农村社会化服务。合理开发贫困地区资源,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承接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在贫困地区发展的产业可实行联合开发的办法,财政扶贫资金与行业部门的资金捆绑使用,扩大项目规模和提高项目开发的成功率。
3、积极开展科技扶贫。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科技带动作用,继续围绕蚕桑、药材、水果、畜牧、水产、竹子、茶叶、花卉等特色产业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农业优良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鼓励区内外科技人才积极参与科技扶贫工作,培育贫困地区农村科技中介咨询服务机构,完善科技信息、科技咨询社会化服务,同时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类专家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4、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在贫困地区、水库库区及移民安置区进行水土保持和小流域治理;注重进行贫困地区水库库区及移民安置区、行政村的路(桥)建设;大力开展山区小型农田水利和基本农田整理建设;建设完善安全饮水工程;扶持贫困地区种养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建设等。
5、加大对贫困村农户危房改造力度。重点推进农村危房,特别是少数民族村寨、水库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等危旧房改造。
6、改善社会公共服务。
--提高贫困地区教育水平。继续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等相关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快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继续深入实施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水库库区及移民安置区贫困家庭子女就读普通高中免学费政策,以及就读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籍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政策。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的统筹投入,完善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妇幼保健水平;在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民族乡和革命老区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定期组织城镇医务人员开展“医疗下乡”活动;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对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贫困户给予优先重点扶持。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在贫困地区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筹资机制;建立五保户供养、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体系,全面覆盖生活困难且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加强抗灾救灾能力,尽力避免因灾返贫,建立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完善自然灾害生活补助政策。
--支持文化事业。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强化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基层文化队伍服务能力,建立便捷畅通、内容丰富的文化资源共享和传播体系,支持发展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事业。
7、加强生态建设。继续深入实施生态扶贫工程,加大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等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力度,创新大石山区石漠化治理与扶贫开发模式,推进乡村石漠化综合治理与扶贫开发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生态、资源补偿机制,增强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补偿功能,采取多样化的生态、资源补偿方法和模式,让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得到必要的生态、资源补偿资金用于扶贫开发,增强贫困地区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社会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