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了工程建设标准化经费的筹措与保障机制
标准的调研、制修订、宣贯、实施监管及信息反馈等整个工作过程周期长、费用高,经费得不到保障是困扰地方标准化工作顺利进行的一个突出问题。为了解决标准化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十一五”期间,我们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了标准化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努力争取财政支持,加大标准科研经费的投入,确保标准编制经费的落实。同时,广泛吸纳社会力量,扩大标准化工作经费的筹措渠道,鼓励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协会、企事业单位积极出资参与相关标准的前期研究与编制工作,缓解经费不足,保障了工程建设标准化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随着我国标准化工作,特别是地方标准化工作在城乡建设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对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提高,更加凸显出我们过去标准化工作的不足,主要体现在:
1、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不够,一些专业地方标准缺失较多
通过对我省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进行梳理发现,我省标准化基础性研究工作还比较弱,一些专业地方标准缺失,工作中大多依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符合我省具体的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研究制定的地方标准比较少。工程建设标准地域性很强,相关的国标与行标反映的是全国的平均水平或全国通用的基本规范,需要通过制定地方标准加以细化,增强可操作性。
2、标准编制的计划性和前瞻性仍待加强
随着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城镇建设上水平的工作要求,标准的编制工作还处于较被动的局面。如何站在城镇建设上水平的高度,制订本行业的标准发展规划,从标准立项的源头实行计划引导,更好地为我省建设事业服务,是我们今后五年需要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3、标准的复审、修订工作不及时
目前,我省工程建设标准老化现象比较严重。我省现行的工程建设标准中有部分标准标龄已超过5年,标准技术水平与我省当前科技、生产、工艺、管理水平相比,明显滞后。我们应加强标准实施的动态管理,积极跟踪研究国际标准和国内外先进技术,有计划、有重点的对相关标准进行复审和修订,提高标准的先进性,解决标准的老化问题。
4、标准化工作重编轻管的现象依然存在,标准实施的监管机制尚待健全
“十一五”期间,在加强标准编制工作的同时,我们开始关注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宣贯与监管,但因起步较晚,许多方面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补充和完善。目前,宣贯对象主要是行业设计人员,未涵盖相关管理人员和社会公众。标准实施监管的重点也只是关注在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方面,对其他标准的实施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模式。监管工作着眼点也只是在设计阶段,如何在建设活动的各环节加强标准的监管工作尚处于研究探讨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