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各县(市)要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为出发点,以城市管理问题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构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平台系统;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平台系统建设要注重适用性、可拓展性和可兼容性,为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平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坚持标准、循序渐进。各县(市)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管理需要,贯彻执行部、省有关行业标准和技术指南,合理确定管理模式和管理范围,制定建设方案;经济欠发达县(市)可从最基础城市管理做起,逐步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平台软硬件系统,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和管理领域。
(3)突出实用、注重实效。注重提升处置资源的质量,在提升问题处置能力上求实效,重视推动改革和完善县(市)城市管理机制,建立监督和管理分开、问题发现及时、处置标准明确、监督考核相对独立的城市管理机制。
(4)群众参与、科学评价。将12319服务热线与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平台有机结合,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积极推进将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平台考核结果纳入政府的绩效考核、行政效能监察体系,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作用,提高管理水平。
(5)整合资源,厉行节约。整合现有各类信息化资源,实现设备、信息系统的共建共享,减少不必要的形象装备;开放市场,公开招标,在确保系统安全保密的前提下,通过设备租用、委托建设等形式开展系统建设,减少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平台一次性投资;要积极采用先进实用和性价比合理的技术模式和硬件配置,以降低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平台建设的技术成本。
3.建设目标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我省有关要求,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城市事件部件管理法,搭建县(市)级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平台系统,创建城市综合管理新模式,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动态化,做到及时发现、处理与解决城市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逐步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沟通快捷、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综合管理机制,并实现与市级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平台系统的数据对接。
4.总体框架
系统框架图(略)
县级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平台包括运行环境、信息资源库、基础平台、应用系统、标准及工作制度五部分。
5.建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