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生态农产品及旅游。皖南、皖西山区围绕打造规模化特色品牌,大力推广“林-草-牧-沼-菌-肥”、“果树枝、蚕桑枝、麸皮-香菇”、“黑木耳、灵芝-菌渣肥”、“猪-沼-粮(菜、茶、果、渔)”等循环经济模式,扩大有机绿色农产品规模。池州、宣城、黄山等市要积极发展有机茶、有机油茶、山核桃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发展乡村旅游,将新农村建设与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农副产品深加工。对农林牧渔产品及加工后的副产品进行深加工,推进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变,从资源消耗型向高效利用型转变,从简单深加工向分层次精深加工转变,延伸产业链,切实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污染,实现转方式、调结构、挖潜力、增效益。
  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坚持生态型农业发展方向,在农、林、牧、渔及延伸农产品之间,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及产业生态链等方式,形成产业共生体系,打造集立体养殖、立体种植、深加工、生态农业于一体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到2015年,重点打造10个循环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
  农业基础工程。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田水利工程:加强水利安徽建设,积极推进科学治水、系统治水,为发展现代循环农业打下坚实基础;节水保水工程:采取工程、技术、管理等措施,防蒸发、防流失、防渗漏,发展节水农业;净土沃土工程:选购或创新环境友好的投入品(肥料、药物、饲料),解决农田有机质减少、酸碱度增高、土壤板结沙化等问题,防治农村面源污染,提高耕地质量;良种选育工程: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选育适应不同生态类型地区的动植物新品种;农村清洁工程:实施农村环境污染连片整治试点工作,建设“百镇千村万户生态示范工程”和乡村清洁工程。加大改水、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开展村庄绿化美化。
  (三)园区。
  根据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结构特点,从区域、园区、产业集群三个层面,建设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园区。以区域资源共享、产业链延伸为主导,以共生企业群为主体,鼓励园区基础设施、物流设施、信息服务设施的共享、企业间副产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和废物、土地集约利用、串联用水和循环用水、废水再生利用。
  科学规划建设循环经济园区。新建园区按照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对进入园区的企业制定土地、能源、水资源利用及污染物排放综合控制要求,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建设集中供热和废弃物集中处置中心。到2015年,全省规划新建10个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积极推进现有园区生态化改造。在现有的国家级、省级高新区、开发区以及初具规模的产业集聚区中,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开发区和园区,通过生态化建设与改造实现循环经济模式,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到2015年,全省循环化改造30个开发区、高新区、园区。
  做大做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产业转型,构建区域循环经济体系,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推广马钢、海螺、铜陵有色等资源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模式,淮南矿业、淮北矿业、皖北煤电等煤电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模式,江汽、奇瑞等汽车、工程机械及零部件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模式,省农垦集团、徽商集团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模式,鼓励企业既要实现内部循环,更要打破企业和行业界限,建立企业间的横向循环,实现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专栏2:区域循环经济布局
  1、皖北。发展煤矿资源高效开采和利用技术和装备,依托淮北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临涣煤焦化工业园和淮北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建设,发展煤矿资源高效开采和利用技术和装备,大力发展瓦斯气、煤矸石、矿井水等资源的循环利用。
  结合淮、宿、阜、亳等现代煤化工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皖北煤电化资源综合利用基地。蚌埠发展生物化工、环保装备、非金属行业循环经济。
  2、皖江。依托铜陵有色、楚江集团、安徽鑫科等废杂铜、稀贵金属资源循环利用基础,结合江南集中区建设,打造铜池枞、芜湖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依托海螺川崎、芜湖金鼎重点发展芜湖节能装备制造基地。安庆依托安庆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华茂集团发展石化、纺织循环经济基地。
  3、合肥经济圈。依托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示范区建设,发展中心城市集中的人才、技术资源、信息、物流优势,打造循环经济服务平台,带动周边循环经济服务业发展。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