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型城市。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风景园林城市和生态低碳城市为抓手,完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城市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推动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物流、绿色商务、绿色服务等领域发展,完善循环型城市建设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机制,建设循环型城市。
循环型村镇。按照集约节约、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特色鲜明的要求,深入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活动,结合新农村建设,以建设生态化村镇为重点,重点开展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境建设项目、太阳能及浅层地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建设肥西县三河镇等100个低碳绿色小城镇,促进小城镇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循环型社区。开展绿色社区、低碳生活家庭创建活动,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育和引导生态导向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积极引导鼓励绿色消费,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和绿色照明工程,鼓励使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家电等,逐步淘汰白炽灯。抵制高能耗、高排放产品和过度包装商品,限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四、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领域
(一)工业。
重点围绕煤炭、电力、钢铁、有色、建筑材料、化工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资源能源高效利用技术,推进减量化的清洁生产改造,促进行业间的互动循环和融合发展,提高矿产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
煤炭行业。发展以煤炭高效开采、瓦斯抽采利用、矿井水有效利用、矿区生态恢复为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煤炭开采环节,大力发展综采综掘技术,加大机械化、集约化生产技术改造,提高煤炭开采集约化程度。煤炭利用环节,加大煤炭等化石能源洁净化利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煤炭洗选率,实现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矿区“三废”和地表沉陷。积极发展煤炭液化、煤气化、水煤浆制备和应用一体化、燃煤联合循环发电和多联产、矿井水深度处理与循环利用等技术。
电力行业。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燃煤发电效率,提高大容量、高参数、节能环保型机组比重。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积极发展高等级电压输电、紧凑型输变电、灵活交流输电、超导材料应用技术。
钢铁行业。以马钢集团为龙头,提升高附加值钢材、节能技术的研发能力,优化品种结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庐江、霍邱铁矿资源,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减少能耗、物耗及金属损耗。加快钢铁生产能量系统优化工程建设,实现技术装备大型化、生产流程连续化、紧凑化、高效化,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
有色金属行业。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引导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以铜陵有色为龙头,建设铜深加工、电子材料、精细化工等高加工度制造业。发挥精诚铜业、芜湖鑫科等企业优势,发展高档铜材系列产品。加强对有色金属工业用水综合集成最优化技术的开发,利用烟气生产硫酸、利用电解泥回收有价金属等,打造铜开采、冶炼、加工、回收利用一体化基地,大力推进铝、铅、锌产品精深加工。
非金属行业。重点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散装水泥、新型墙体材料、装饰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非金属矿深加工制品等绿色建材产品。利用高炉渣、粉煤灰、铸造废砂、高炉炉灰生产水泥,减少矿产资源消耗。提高建材产品的功能和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
石化和化工行业。依托安庆石化炼化一体化基地,向精细化工、生物化工、新材料等延伸产业链,推广应用石油焦气化燃烧技术,采用能量系统优化、高效燃烧器及吸收式热泵技术回收余热。氮肥、磷肥、氯碱、农药等化工行业采用先进节能工艺、新型催化剂和高效节能设备,提高转化效率,加强余热回收利用。
轻工和纺织行业。鼓励支持制浆造纸企业建设速生丰产原料林基地,将造林、营林、采伐、制浆、造纸与销售有机结合起来。纺织行业以华茂集团为龙头,采用清洁工艺,发展废棉、废麻、废纱资源化利用。以废旧家电回收利用为核心,打造家电生产加工、废旧家电回收利用、家电零配件再制造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机械与装备制造业。以海螺川崎、芜湖金鼎等企业为基础,重点发展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成套设备、冶金行业余热余压锅炉、水泥新型干法窑及气化焚烧炉相结合处置生活垃圾成套装备和产品。加快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源装备研发生产。
(二)农业。
在农村大面积粮食生产中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行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电、节油、节柴、节粮、减人等“九节一减”模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
微生物产业。大力发展微生物产业为中心的新型工业化农业,发展微生物饲料、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微生物食品、微生物能源和微生物生态环境保护剂等系列产品,实现种植业、养殖业、微生物产业间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