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健全五大机制,拓展人才队伍建设渠道
--创新人才吸引机制。一是创新高层次人才引入机制。在继续做好吸引高等院校优秀毕业生到重庆交通领域工作的同时,针对交通行业高层次人才紧缺的问题,出台吸引国内外人才到我市交通领域就业的政策措施;有意识地利用国际人才市场,根据需要引进从海外留学归来的人员以及聘用海外高级人才,创造条件使这类人才在发展开放型、具有国际化思路的交通事业中发挥作用。二是创新选人用人机制。重点推行交通企业单位人才选用市场化,以促进人才全面发展为导向,以绩效、贡献大小为评价标准,不惟学历,不惟职称,彻底打破身份界限,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完善交通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坚持评聘分离、择优聘任,按业绩实行低职高聘、高职低聘,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
--构建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全市交通行业各级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使培训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一是完善各类交通人才参与培训教育的激励支持政策,探索与考核、评价和使用相联系的培训教育成果使用制度。二是实施优秀交通人才国际化素质培训工程,加强与国(境)外的人才培训合作与交流,依托国(境)外培训机构和高等院校,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三是鼓励和支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工程技术人才等生产一线交通人才到高校进修学习。
--健全人才考核评价机制。一是完善各类人才评价制度。重点探索和建立社会化的交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制度,开发和引用适应不同类型交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考核测评技术;完善交通行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以突出专业知识、能力、业绩为取向的技术人才评聘标准。二是探索人才激励的有效机制。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与工作业绩、社会贡献紧密联系的、能鼓励交通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做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工资”,“特殊贡献、特殊奖励”,使真正有能力推动交通事业发展的人才能增加收入,促进人才工作从以被动管理为主向以主动激励为主的方向转变,实现交通系统内部的良性竞争。
--营造人才创新、创业、创优的保障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支持和鼓励用人主体参与创新交通人才培养,加强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培养交通人才;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或研发中心;通过鼓励参加国内外研讨会、举办交通青年人才论坛、“交通金点子”工程等方式,鼓励各地交通人才经验交流;以重点建设和管理项目为依托,让交通人才在实践中充分锻炼,大力提高交通人才的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流动机制。每年引导一批优秀交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到边远贫困地区交通一线工作或服务;建立交通部门公职人员到基层服务、锻炼的派遣和轮调制度;制定县级以上交通部门新录用公务员下基层锻炼制度。
四、交通人才发展保障措施
(一)形成人才工作领导新格局
全市交通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把人才工作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要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的领导体制和目标责任制,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在各级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人事部门对干部队伍和人才资源的协调作用,充分调动人才工作各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合各个方面的力量,形成党委(党组)统一领导、人事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为做好交通人才工作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