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江门市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江府办[2012]24号)
各市、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
《江门市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业经市政府十四届一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科技局反映。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二年三月十六日
江门市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抵御各类自然灾害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减轻各类自然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和对社会经济的冲击,为我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江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防灾减灾工作现状
(一)自然灾害概况
我市濒临南海,属东亚季风区,地跨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带,受地壳运动和断裂构造的综合影响,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因此,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地震、地质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自然灾害每年都给我市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台风
我市地处东南沿海,海岸线总长614.87公里,受西太平洋及南海的影响,每年登陆我市的热带气旋数量多,强度大。90%以上发生在6~10月,风力10级以上的热带气旋占58.9%,我市沿海的重大热带气旋灾害一般都是在1、2天内形成,甚至在几小时内发生,破坏性极大。2006-2010年,我市先后遭受了“珍珠”、“派比安”、“北冕”、“鹦鹉”、“黑格比”等热带气旋的严重影响。其中“巨爵”、“天鹅”两个热带气旋正面登陆台山沿海地区,给我市沿海地区造成了严重损失。热带气旋影响期间,全市普遍出现狂风和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的强降水。
2.暴雨
受北高南低地势、西风带和热带气旋的影响,我市的暴雨强度大,季节长,主要出现在每年汛期(4-10月)。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江河猛涨、田地淹浸、房屋倒塌、交通中断以及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每年都给我市造成明显的直接经济损失。2009年5·23特大暴雨致我市逾25万亩农作物受灾,且连场暴雨造成共4公里多长的广珠铁路江门隧道明挖路段停工。
3.强对流天气
受暖湿气流、海陆交互、地形等的影响,我市经常出现冰雹和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冰雹主要集中于3-4月份;龙卷风多出现在6-8月份。强对流天气突发性强,破坏力大,不仅造成很大经济损失,而且还危及人民生命安全。2008年6月,恩平市牛江镇遭受龙卷风和特大暴雨的袭击,全镇供电中断,受损房屋80间,受灾人数360人,直接经济损失达750多万元;2008年8月恩平出现强对流天气,局部地区出现雷雨大风,伴有局地强降水和冰雹,良西镇受大风袭击,农作物损毁总面积达160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625万元。2008年龙卷风影响频繁,全市共发生4次龙卷风灾害天气事件,次数之多,历史罕见。
4.干旱
我市虽然年降水比较充沛,但时间、空间分布不均匀,年际之间变化大,时有出现区域性、季节性干旱。据统计,2001~2010年10年间,全市年平均受旱面积为8.1907千公顷。
5.低温冷害
冬春季受冷空气的影响,我市常会出现寒潮、春季低温阴雨、秋季寒露风等低温冷害,对农作物、果树、花卉、蔬菜等种植和水产养殖造成严重打击。春季低温阴雨平均每年出现1-3次,常造成早稻大面积烂秧死苗;秋季寒露风年均出现2-3次,严重影响晚稻的抽穗开花和灌浆结实。
6.雷电
雷电电压高、电流强、能量释放时间短,危害性极大,不仅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而且可造成供电系统停电、森林火灾、建筑物毁坏、油库爆炸起火、通讯系统瘫痪以及电子设备损坏等。我市是雷电活动高发区,年最多雷暴日达117天,主要集中在4~9月,尤以8月份最多。2007年我市雷暴频繁,鹤山、新会共雷击死亡2人;2008年我市共发生雷电灾害事故101宗,伤5人,亡7人,是近十年来雷击伤亡事故最严重的一年,雷击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682万元。
7.风暴潮和赤潮
近年来,受台风影响,我市各大渔港(渔船停泊区)曾不同程度地遭受风暴潮袭击,由于我市各级海洋渔业部门准备充分,措施得当,数次的风暴潮均未给我市渔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会出现赤潮,破坏海洋的正常生态结构和正常生产过程,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近年来我市没有发生赤潮现象。
8.地震
广东省位于东南沿海地震带较活跃地段,是华南地区相对地震多发、灾害严重的省份。我市位于国家和省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珠江三角洲内,地质构造复杂,存在着多组不同方向的断裂。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有感地震,1970年7月1日至8月14日台山曾连续发生过300多次地震,最大达4.0级;1997年11月至12月间,台山又发生震群活动,最大为4.1级;1997年6月16日恩平发生4.2级地震。这些地震,虽然没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但对经济建设和社会民众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其他邻近地区发生的地震(如1962年河源新丰江6.1级、1969年阳江6.4级、1994年9月台湾海峡7.3级地震)也波及影响我市。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程度提高和人口的增长,人民对生命线工程的依存度更高,产业链之间的相互关联更紧密,相对使城市抗灾能力愈来愈脆弱,灾害的潜在风险也愈来愈大。能源、交通、通信工程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建设都需要地震工作提供更安全的保障。根据震害预测结果推断,一旦发生城市直下型地震或在人口稠密地区发生6级左右地震,将会造成百亿元量级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并对社会安全和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9.地质灾害
我市地形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局部断裂构造较发育,受雨水充沛、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等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全市已发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软基沉降及水土流失等。据不完全统计,1982年至今,全市因地质灾害造成40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445.8万元。全市有6个区(市)22个镇43个村存在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