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提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测水平。建立以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为主体,县级快检室为支撑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支撑体系。配备必备的快速检测设备,提高现场监督执法工作的科学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加强对高风险食品原料、关键食品加工环节和餐饮具的监督抽检。
5.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制定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和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手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系统,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应急技术研究,落实应急队伍,开展应急培训,建设应急处置信息网络平台。
6.建设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增强全社会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诚信意识,营造餐饮食品安全诚信环境,发挥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规范、引导和督促功能。逐步建立企业餐饮食品安全诚信档案,推行食品安全诚信分类监管。创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市(区)镇(街)、示范店(点),充分发挥示范工程的引领作用。全面推行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在全市范围内建立餐饮服务者的监管信用档案。建立畅通的餐饮服务举报投诉网络,鼓励消费者、媒体积极参与社会监督。
(二)药品安全
1.提升药品安全监管水平。制定和完善中药技术标准体系。开展道地药材的基础研究,规范中药材种植,提高185个医院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引导优势领域的中药饮片项目纵深发展。建立广陈皮等道地药材的质量标准和对照药材(品)库。加强药品研制环节监管,加大对药品处方工艺、质量研究过程的跟踪核查力度;监督实施《
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和《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加强药品生产质量监管。监督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中药材生产和种养的规范化、标准化。全面推行质量受权人制度,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管和跟踪检查工作。强化药品安全风险评价,提高用药安全水平,加强对基本药物目录品种的不良反应监测和评价。加强特殊药品、特殊管理药品、抗菌药物监管,规范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行为,从源头上制止药物滥用造成的用药安全隐患。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建立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建设覆盖市、县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平台。建立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急机制,适时开展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基础性研究工作,并加快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促进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
2.进一步规范药品市场秩序。有组织地抓好集中整治。进一步加大药品流通领域的监督管理和整顿治理力度,特别要加强对危害严重、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力大、群众反应强烈的假劣药品、违法经营以及虚假广告宣传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托技术支撑,加快监管信息平台建设,加大药品快筛、快检技术推广应用的力度,强化对药品市场尤其是农村药品市场的监管,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安全的用药环境。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完善稽查机制,提高执法水平,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监督检查,认真受理投诉举报,及时掌握案件线索,迅速查处非法生产经营使用和制售假劣药品行为。加大监督稽查的频次和案件查处的力度,集中查处大要案件。加强与公安、工商、邮政等部门的联合行动,严厉查处并公开报道情节严重、性质恶劣、影响较大的制假售假典型案件,对情节严重的直接责任人员实施行业驱逐,有力震慑违法分子。加大药品抽验力度。提高评价抽验的科学性和监督抽验的针对性,评价抽验要重视被抽验单位和品种的代表性和覆盖面,及时掌握和评价药品质量,为强化药品监督和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行为提供技术支持;监督抽验要注意利用现有资源,以较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抽验效率,加大对有不良行为记录单位、药品抽验不合格率高的单位和品种、执行试行标准的新药品种、中药保护品种、规避监管的单位和品种的抽验力度,提高靶向命中率。严格规范药品广告行为,加强对药品广告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建立覆盖全市的药品广告监测网络。加大对药品广告的查处力度,依法将违法药品广告移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依法报请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撤销广告批准文号和对发布违法药品广告情节严重的采取暂停销售该产品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