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江门市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二)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市的城镇化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1.城镇化水平不高。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人口合理流动,农民进城落户受到制约,社会保障水平不高,目前我市城镇化水平在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中,仅比肇庆市略高。

  2.区域发展不平衡。除中心镇在产业结构、城镇可支配财政收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保持较大优势外,其它建制镇还处于一般的水平。

  3.建制镇规模普遍偏小。我市建制镇镇区的人口数量和建成区面积较少。城镇规模偏小,不能充分发挥集聚效应。

  4.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我市属珠三角后发达地区,镇级经济发展较慢,城镇建设资金缺乏,影响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三)发展趋势

  由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强化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科学发展的动力。随着《纲要》的贯彻落实,我市作为珠江三角洲西岸重要城市,将加快融入粤港澳经济圈的步伐,并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与动力,城镇化进程将不断加快。

二、“十二五”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市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纲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开展宜居城乡创建活动为手段,以提升城镇化质量为重点,以提高人均享有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为关键,走中心城市、中心城区、中心镇和一般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市城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面提升城镇人居环境,配套完善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把我市建设成为城镇基础设施健全,生态环境优美,资源利用率高,管理水平良好,综合承载力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宜居城乡。

  --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按第五次人口普查口径,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水平为55%左右。

  --城镇要素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至2015年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0000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0亿元。全市城镇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的集聚、服务和创新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

  --城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到2015年,全市建成比较完善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供气和环境治理、防灾等现代化城镇基础设施体系。完善优化交通运输“三大网络”(高速和国省道公路网络、水运和港口网络、轨道交通网络),加快公共交通和枢纽站场建设,提升交通一体化发展水平,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提升交通科学管理水平,打造珠三角西岸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城镇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到2015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左右,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2平方米;城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95%,供水水质合格率达到100%;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生活垃圾实现集中收集、运输、处理。

  --城镇体系继续优化。以江门主城区为市域核心、开平城区为副核心,以各市中心城区和中心镇为增长极,以交通运输主干线为依托轴,进一步发展壮大城镇群。重点实施“一区三线开发”的产业空间布局,形成北、中、南三线和以江门中心城区为重点的开发格局(三线指以沿海高速公路为主轴的“南线”、沿银洲湖两岸的“中线”和沿广湛高速公路的“北线”)。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