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深入推进煤矿瓦斯防治和兼并重组。对不具备瓦斯防治能力和瓦斯突出的矿井,严格按有关规定停产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依法关闭。推进自治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通过兼并重组,到2013年年底全区地方煤炭生产企业减少到80户至100户。切实加强对技改整合煤矿的监督管理,按照2010年确定的工作目标,加快推进井下安全避险系统建设。
(二) 深化非煤矿山安全整治。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常态化管理机制,搞好尾矿综合利用,全力推进非煤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工作。2012年年底前,50户大中型非煤地下矿山企业完成“六大系统”建设工作,251户小型非煤地下矿山企业完成监测监控、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及通讯联络等四大系统的建设安装任务,14座三等以上尾矿库完成全过程在线监测系统安装工作。组织实施非煤矿山采空区监测监控等科技示范工程。
(三) 严格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按照新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安全许可,强化对新、改、扩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全面开展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安全标准化工作,进一步推进企业班组建设,继续做好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述职工作,开展安全生产承诺活动。提升危险化学品“两重点、一重大”企业自动化监控水平,组织开展在役化工生产装置安全设计诊断。对全区大中型化工企业进行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提高企业本质安全度。继续推进化工园区一体化安全管理和整体安全评估,创建标准化示范化工园区,建立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档案,加强安全监管。深入整治烟花爆竹“三超一改”,持续开展反“三违”活动,继续开展烟花爆竹药物安全抽检工作。加强对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和制药企业的安全监管。
(四) 加强冶金、有色等工贸行业企业安全专项治理。继续深化冶金煤气安全监管,重点督查冶金企业按照煤气安全管理标准化规范开展自查自纠、自改情况。组织冶金、有色、机械铸造企业进行高温金属液体吊装、车辆运输、交叉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达标专项检查,全面推行标准化确认制度。将冶金、有色、机械铸造、水泥窑炉等高温作业安全操作规程、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列入检查范围,实行强制达标。继续深入开展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的专项检查,督促指导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规定,对冶金、有色等行业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检查。2012年,冶金等八大行业50%的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三同时”审验工作,2013年全面审验。
(五) 加大交通运输安全综合治理力度。加强道路客运车辆安全管理,提高营运车辆准入门槛,逐步淘汰安全性能差的运营车型。落实交通运输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禁止客运车辆挂靠运营,禁止非法改装车辆从事旅客运输。严格长途客运、危险品运输车辆驾驶人资格准入,落实长途客车驾驶人强制休息制度,严厉整治“三超一疲劳”、酒后驾驶、高速公路逆行及违规占用超车道等违法行为。在“两客一危”车辆全部安装卫星定位装置的基础上,80%的6轴货运车辆安装卫星定位装置、行车记录装置。初步实现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企业四级同一平台联网监控,形成交通运输、公安交警和安全生产监管三网融合的综合道路交通动态监管、监控体系。完善安全防护设施,加强桥梁、隧道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继续强化对民航、农村牧区和山区交通、水上交通的安全监管。依法强化校车安全监管,所有校车都要符合国家标准,安装卫星定位装置。进一步强化落实车辆安全反光装置,2012年开始在全区范围内普遍开展农用车反光标志的免费装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