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围绕社会和谐谋福祉,为率先实践“四个发展”惠民生。把改善民生和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组织实施好民生工程,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切实加强创业就业能力。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社区照料服务为重点的家庭服务业,实施创业孵化基地项目。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大学生等不同群体自主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培训创业人员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4万人。强化农民劳动技能培训和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培训,鼓励引导农民就业。二是努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巩固平抑市场物价成果,建立生活困难对象价格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的长效机制,采取保障供应、增加投入、强化监管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相挂钩的动态管理机制,继续落实好批零差率控制、政府补贴、打折让利、蔬菜调运储备、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副食品限价等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使价格总水平继续回落。切实抓好蔬菜、粮、油、肉等农副产品的储备工作,完善节日期间市场供应应急机制,加强价格监管,发挥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调控物价、保障供给的作用。完善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粮食应急加工、运输及供应的能力,加强食品质量监管,保障市场供应。三是推进文化西宁建设。加快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步伐,构建市民精神家园。围绕我市在全省文化发展格局中“一核”的定位,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文化产业园、藏文化馆创意园等项目,提升城市软实力。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成海湖体育中心、奥斯卡电影城等公共文化设施,推进全民阅读、全民健身、“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等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四是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落实惠民殡葬政策,免除城乡居民基本殡葬服务费用。五是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加快发展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实施第二轮教育布局调整和校安工程,完成四中扩建项目,推进五中、十四中迁建和十三中扩建,加快校安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项目进度,实施一批城乡幼儿园项目。六是填平补齐城乡医疗服务设施。加快海湖新区医院、市一医院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市二医院住院综合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监督所等项目建设。落实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少生快富”政策,加快实施“康福家行动”。七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打造网格化管理、信息化共享、集中化服务三大平台,形成社会治安防控、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群众利益诉求表达、基层保障六大机制的西宁模式。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8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20个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和4所农村敬老院。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大事故发生。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实施公安、消防支队指挥中心等项目,改善公检法司业务用房条件。
(八)围绕体制机制创新抓改革,为率先实践“四个发展”添活力。在转变政府职能、加强重点领域改革方面迈出新步伐,进一步释放体制机制活力。一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抓好县级公立医院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积极推进药物采购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扩大医保覆盖面,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二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歌舞团、戏剧团体制改革,加快广播、电视制播分离进度。加快培育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创作一批文化精品剧(节)目和知名文化品牌。三是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在园林旅游、文化体育、便民服务、设施农业等行业培育更多主体。四是加快事业单位改革,落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指导意见及配套措施。五是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相关细则,解决好农民转户人员及子女住房、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问题,确保户籍制度改革工作取得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