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积极抓好招商项目落户。建立各级招商引资项目集约用地协调机制,实施招商项目联合预审和评审,加强对项目的协调督办跟踪服务,优化招商项目质量和服务质量,重点抓好招商引资项目的签约率、资金到位率和开工率。
(四)提升企业市场开拓能力。
1.支持企业拓展市场。引导中小企业加强市场分析预测,增强质量、品牌和营销意识,改善售后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组织中小企业积极参加各类国际、国内产品展示展销会,打造和完善区域性经贸合作交流平台,积极帮助推介本地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农村市场,提升中小企业在扩大内需政策中的受益度。鼓励通信、网络运营企业以及新闻媒体积极帮助中小企业宣传产品,开拓市场。
2.支持企业走出去。充分发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平台作用,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制糖、缫丝、食品等优势行业的企业和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到东盟国家办厂,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到境外开展并购等投资业务,带动产品和服务出口。充分发挥商(协)会作用,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打造新的区域产业链,提高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3.支持企业创建品牌。实施“三个一批”品牌创建计划:重点支持一批技术含量高、管理先进、市场前景好的特色产业集群创建优质产品基地;重点提升一批有基础、有影响力和知名度高的企业及产品,开展著名商标推介和品牌上榜宣介活动;重点引导一批企业开展商标注册,创建企业自有品牌。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打造一批地方特色产业名品。
(五)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1.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设立自治区、市、县三级联动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担保领域,到2015年,力争全区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担保机构总数达到300家,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2.加大对担保机构的扶持。各级财政逐年增加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资金额度,推动担保机构为企业提供担保服务。政府资金主导的担保机构要逐年加大资本金投入,不断壮大资本规模。规范担保收费,担保机构收费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期基准利率的50%。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合理分担贷款风险,帮助担保机构提高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3.创新融资担保模式。加快探索建立会员制和区域性再担保机构,采用定向募集再担保基金的方式,建立再担保体系,提升担保机构信用;建立健全市场化反担保方式,为企业提供差别化、个性化的担保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