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成果统计范围:自然科学类学科、社会科学类及管理类学科统计ESI收录论文,其他学科可根据学科特点和建设目标自设。
5.B类学科绩效评价内容包括人才培养、学科队伍、科学研究等指标,其中研究成果指标中采用国际、国内相关论文数据库进行评价。具体指标如表2。
表2 一流学科(B类)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指标说明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优秀论文
|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论文
|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
|
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
|
研究生生源
| 攻读学位的留学生人数
|
学科队伍
| 杰出人才
| 学术成就;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如重要学术团体中的任职,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报告数,国际顶级期刊编委,著名期刊的邀请综述,国际重大研究计划负责人等);拥有两院院士、中央“千人计划”专家、中央“青年千人计划”专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成员、教育部学科评议组成员、“973”首席科学家、国家“百千万工程”人选、国家“杰出青年”、教育部“长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千人计划”专家、上海领军人才、“浦江计划”人选、“启明星”、“东方学者”、“曙光学者”等
|
队伍结构
| 学科人员中获得国外博士学位或有国际经历的人员比例
|
发展潜力
| 新增优秀人才的比例,新增人才的学术影响力
|
科学研究
| 承担项目
| “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支撑计划、其他国家级项目
|
国家部委、地方政府重大(重点)项目
|
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
|
研究成果
| 应用国际、国内相关论文数据库评价成果质量(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及学术影响力(论文被引频次)
|
国际合作能力
| 国际组织资助或国际合作重点项目
|
与国际机构联合发表的ESI收录论文情况
|
附件2: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A类)
申报书
学 校
学 科
依托学院
填 表 人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制
二○一二年五月
表一、学科建设目标
主要围绕人才培养、学科队伍和学术成果等方面制订学科建设目标;并在“一流学科(A类)评价指标”中确定由学校自主设立的评价指标(限1000字以内)。
|
注:本页可续页。
表二、学科现有基础及分析
1. 学科现有基础与在国际、国内同类学科中所处的地位;
2. 学科人员的国际影响力(分别说明学科人员重要学术团体中的任职,国际顶级期刊编委,著名期刊的邀请综述,担任国际重大研究计划负责人,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报告数等情况);
3. 对照标杆学科说明本学科与国际、国内一流学科存在的主要差距。
|
注:本页可续页。
表三、学科队伍
①
研究方向一名称:
|
序号②
| 姓 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学位/学历
| 专业技术职 务
| 行政职务
| 获国外博士学位
| 国外工作经历
| 备 注③
|
国别/地区、
学校/机构
| 获学位
日 期
| 国别/地区、
学校/机构
| 工作起止日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研究方向二名称:
|
序号②
| 姓 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学位/学历
| 专业技术职 务
| 行政职务
| 获国外博士学位
| 国外工作经历
| 备 注③
|
国别/地区、
学校/机构
| 获学位
日 期
| 国别/地区、
学校/机构
| 工作起止日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研究方向三名称:
|
序号②
| 姓 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学位/学历
| 专业技术职 务
| 行政职务
| 获国外博士学位
| 国外工作经历
| 备 注③
|
国别/地区、
学校/机构
| 获学位
日 期
| 国别/地区、
学校/机构
| 工作起止日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