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快成都技术转移(集团)公司建设。制定出台集团绩效考核办法,完善集团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发现、筛选、撮合、投入”的专业化服务机制,促进集团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建立紧密的协作关系和通畅的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渠道。发挥集团整合资源推动技术转移的枢纽作用,促进国内外技术向我市转移、在我市转化。构建以集团为主导,产业研究院、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中心、科技中介等为补充的多层次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服务网络。
实现目标:到2015年,跟踪技术项目1500项以上,筛选、评估和撮合技术项目250项以上,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100项以上,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达到230亿元。
2.深化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围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立足科技产业园区(基地),以“招智引技”为核心,以技术研发为重点,以市场孵化为手段,采用研究院“政府主导、公司化管理”的模式,深化新能源、新材料、汽车三个产业研究院建设。面向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启动物联网与云计算、节能环保、创意设计等产业研究院建设,增强资源整合聚集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功能,促进技术、人才和研发机构等向县域流动聚集。
实现目标:到2015年,产业研究院达到6家以上,每个产业研究院引进高端研发机构和团队5个以上,推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20项以上。
3.深化科技应用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围绕“八大”科技产业化工程,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目标,按照“整合、集成、共享、提升”的思路,充分发挥成都科技应用创新服务平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科技信息情报共享、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信息共享、科技战略决策咨询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六大”服务平台的资源集聚功能和成果转化功能,增强服务平台对外服务和开放共享的能力。加强与省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对接,完善科技应用创新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开展服务平台绩效评估。
实现目标:到2015年,平台资源单位达到300家,新认定重大产业技术平台30个以上,平台服务研发生产类科技型中小企业覆盖率达60%以上。
(三)抓好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地建设,打造国际化高端产业聚集区。
1.抓好天府新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结合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制定天府新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方案。支持成都高新区发挥核心带动作用,对区内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产业聚集、创新载体建设、创业投资等进行前瞻性部署,鼓励先行先试,推动协同创新。扩大对外科技交流合作,争取一批国际国内科技合作基地和项目落户,促进天府新区成为科技创新的先导区和成果转化的主要承载地。
实现目标:到2015年,力争国家、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检测中心等研发平台20个落户,获得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立项200项以上。
2.加强产业集中发展区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建设。实施产业集群创新科技专项,引导科技成果在全市国家级、省级产业基地(园区)、集中发展区实现转化和产业化。加强园区(基地)科技创新综合配套建设,聚集优质研发资源,促进集成电路、光电显示、信息安全、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产业集聚效益,加快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