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退役士兵填报志愿较为集中的院校和专业,由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协调承训院校和机构采取分批招生、扩招等办法妥善解决;填报志愿人数较少的专业,可适当进行调剂整合,并向退役士兵做好解释工作。
2.退役士兵入学后,承训院校和机构要及时将学员信息、培训专业、培训时间、收费标准和住宿等情况分别报退役士兵学员报名所在区(市)县民政、人社和教育部门,退役士兵培训结业或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要在其报名所在区(市)县民政部门、人武部登记备案。
3.接受学历教育的退役士兵,由承训院校按国家招生计划招生,对学员实行学籍管理,离校时院校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学籍档案移交。
4.接受短期培训的退役士兵,由承训机构根据退役士兵文化程度、培训需求,结合就业形势,对退役士兵进行重点施教。
5.退役士兵学员原则上与其他学员混合编班,如退役士兵人员较多,所学专业相对集中,也可单独编班。各承训院校和机构要加强对退役士兵学员的日常管理,严格校纪校规,确保教育培训工作圆满顺利完成。
6.承训机构要加强与各类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及时向退役士兵免费提供就业信息、职业介绍等服务,帮助退役士兵及时实现充分就业。
四、职责分工
民政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教育培训工作;动员退役士兵参加教育培训;组织、登记和收集退役士兵报名、入学、在学等情况;会同有关部门督导检查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开展承训院校和机构的绩效考核;审核承训院校和机构的资金申请报告,拨付、监管教育培训经费。
人社部门:负责做好报读技工院校及承训机构退役士兵的招录工作;组织、指导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有关职业介绍机构和人力资源市场为退役士兵提供就业推荐服务;指导退役士兵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加强对培训经费的监管;配合民政部门督导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对承训院校和机构的遴选和绩效考核。
教育部门:负责做好报读中等职业学校退役士兵的入学验证、学籍注册、备案工作;组织、指导报考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院校和高等学历教育院校退役士兵的招考工作;加强对培训经费的监管;配合民政部门督导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对承训院校和机构的绩效考核。
财政部门:负责教育培训经费的筹措安排,按同级民政部门审核意见和资金拨付申请拨付培训经费,确保资金落实到位;会同民政、人社、教育等部门加强对培训经费的监督管理。
承训院校和机构:负责制定招生简章,核发入学培训通知书,搞好教学保障和日常管理,确保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合格,并积极推荐完成学业的退役士兵就业。